发布时间:2024/05/10 20:00:00
点击:
今天,阳光格外明媚,夏日早晨的清风轻抚脸颊。我同四位同学一起踏上了前往陶艺手工馆的旅程。本次综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有了一个学习传统手工陶艺和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

早上十点半,我们准时到达陶艺手工馆。一进门,馆内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便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陶瓷工坊。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陶艺和扎染的历史与技艺。我们五人分成两组,三人学习陶艺制作,两人进行扎染体验。

在陶艺区,我们首先学习了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从挑选陶土、揉泥、拉坯到成型,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我尝试着拉坯,但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力度,陶土在我的手中像是不听话的孩子,一会儿太紧,一会儿太松。好在有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鼓励,我逐渐找到了感觉。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制作出了一个虽然不太完美但属于自己的小碗。

队长张宗硕选择制作一个小钵,他细心地调整着碗口的形状,力求完美;队员王亦凡则尝试了一个比较扁平的小碟造型,虽然比较难,但他的力度却掌控得非常好。我们都沉浸在陶艺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在扎染区,队员石忠才和叶晓敏也学得不亦乐乎。他们学习了扎染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布料、配色、扎结等。石忠才选择了一块白色的棉布,用蓝青色的染料扎染。他认真地扎着每一个结,期待着最后的成品。叶晓敏则选择了一块米黄色的布料,作品看起来更加活泼生动。
当我们完成两次制作后,陶艺组的我们开始期待自己的作品上色和烧制后的样子。我选择了淡雅的蓝色作为小碗的主色调,并在杯壁画上了一株幽兰。我迫不及待地想看见我的作品被放入窑炉中烧制、从火中重生的那一刻。
扎染组的两位队员则开始了他们的后期处理工作。他们小心地解开布料上的结,用水冲洗掉多余的染料并晾干。作品逐渐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和色彩,令人惊叹不已。
时间差不多了,与店长畅谈后,我们起身告别。我们不仅在这次综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作者:2023级本科生 任立伟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陈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