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题学术讲座参加者 车珍

发布时间:2024/05/18 21:21:40   点击:  

5月18日 星期六 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山东大学举办了“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系列学术讲座。此次活动汇聚了多位领域专家,共同为我们带来一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盛宴,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5月17日,我参加了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常岐教授主讲的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学术报告。武院长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现代化过程,而是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采取的一系列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武常岐教授提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全世界”。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这便引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武院长解释说,“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通过与沿线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接着,武常岐教授通过《国际歌》中唱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引出了全球化的主题。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源于法语,意为“国际主义”,即解放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武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理念和目标上具有紧密的联系,并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的全球市场,而“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促进了这样的环境和市场的形成。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输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和管理模式,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了自身的现代化水平。这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综合发展和平衡发展,兼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这种模式为其他国家在追求现代化时如何实现多方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合作共赢理念,表明国际合作不应是零和博弈,而应是互惠互利的。通过参加这次学术讲座,我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 车珍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