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支教团潍坊队成员 张鹏程

发布时间:2024/07/10 20:23:42   点击:  

7月1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支教的第四天,也是到高密英华学堂以来阳光最和煦的一天。早晨的两节课由我继续带着孩子们学习《声律启蒙》。7点50分,我投影好课件,写好板书后便打开学堂大门。在门外等待的孩子们拎着包激动地穿过门,冲向教室。他们兴奋的眼神与饱满的活力也感染了我,早晨残留的惺忪睡意一扫而空。我挺直腰板,进入教室开始上课。

第一节课,我先补充了贯穿《声律启蒙》这本书的手法——对仗。当讲到对仗的要求之一是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时,我发现孩子们并不理解“词性”是什么。刚开始我有些手足无措,因为这并不在我的备课范围内。但我随机应变,举了形象化的例子来帮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名词、什么是副词。补充完词性的知识后,有一位小女孩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说些什么。我很欣喜地让她起来回答,她把“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来”这句对联中对仗部分的词性都说了出来,很是让我欣慰。

讲完对仗,第二节课我继续带孩子们读《声律启蒙》。他们专注地听我讲着颜回居陋巷、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第二节课的氛围充满了好奇和热情,我决定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实例来加深他们对《声律启蒙》中文学技巧的理解。我们讨论了什么是典故、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些典故与如何理解这些古代文化在今天的意义。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有些孩子对古代诗人的境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有些则因为诗句中的生动形象而感到兴奋。

上课结束后,我花时间整理明天的课程计划和备课,决定通过更多的小组讨论和实地示范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我还计划了一些趣味活动,如角色扮演和创作小诗歌,以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期待明天再次与他们相遇,共同探索更多有趣的文学世界。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鹏程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谢婷婷 陈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