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8 20:44:26
点击:
1月18日,临沂市莒南县的寒假培优班有幸请到了齐鲁名班主任、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孙礼伟老师来为培优班进行开班第一课,孙礼伟老师为培优班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饱含激情的数学课,展示了一种“思维碰撞”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沉浸其中,收获满满。我作为莒南支教团队的一员,参加了此次名师成才课堂。
孙礼伟老师始终坚信“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秉着“道”与“法”相结合的初心,并将这一教学宗旨贯穿于课堂始终。课堂伊始,孙老师别出心裁地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讲述了一位修鞋老人的故事:“在离我家不远有一个老人经营的修鞋摊,周围摆满了修鞋的工具,而在没有生意时,这位老人却在认真读书,那是一本破旧却又厚重的书……”在一个普通的下午,一个普通的修鞋摊,孙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不普通的老人,并巧妙地将其故事融入教学,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学习改变命运”的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们踏上了一条活到老学到老的发展之“道”。

在学习方“法”的传授上,孙老师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指出学习要注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五个环节,并将学习方法精简为四个方面,即有序学习、错题整理、统筹安排、学会复习和预习。同时,孙老师还贴心地为学生们总结出了三个绝招:拥有勇敢地面对一切的信心,学会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学会心理调节、阳光面对生活。
在介绍完学习生活中的道与法之后,孙老师又以几何图形与实数为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他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概念,由简入难,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习题及时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孙礼伟老师多年以来扎根农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创新课堂,始终坚守在讲台第一线,对教学有着永远的敏感、永远的追求和永远的热爱。他的这堂数学课,正是对“教育家精神”的生动践行,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作为支教团队的一员,我聆听了孙礼伟老师的这堂数学课,并深受触动,收获颇丰。身为支教老师,我们更应像孙老师一样,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更多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来自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责编:蒋晓涵 贾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