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20:28:55
点击:
今天,我与“漆韵风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怀着满心的激动与期待,重返各自的高中母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漆扇之韵,匠心传承”的非遗文化漆扇宣讲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返校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精心制作了宣讲PPT,将漆扇的历史渊源、技艺特色以及现代传承等内容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让学弟学妹们更直观地领略漆扇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整理了大量漆扇的历史资料,从古代漆扇的起源与发展,到其在现代非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核对与完善。最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带来了寒假社会实践时亲手制作的漆扇成品。这些漆扇承载着我们的汗水与心血。每一把扇子都独一无二,是我们向学弟学妹们展示漆艺魅力的绝佳载体。
宣讲伊始,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内心既紧张又兴奋。我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了漆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古代文人墨客手中的雅物,到如今成为非遗文化保护与创新中的重要代表,漆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我详细介绍了漆扇的技艺特色,从选材、制扇骨,到上漆、绘画,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简要介绍了漆扇制作的工艺流程,包括滴颜料、蘸颜料、晾干、插穗等步骤。我还分享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调色比例的精确控制、漆层晾干的环境要求等。我告诉同学们,调色时,颜料的比例稍有偏差,颜色就会大不相同;而漆层晾干时,温度、湿度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扇子的最终效果。我希望通过这些亲身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漆艺制作的精细与不易。

为了让宣讲更加生动,我特别设置了实物展示环节。我把我们制作的漆扇带到课堂上,小心翼翼地展开每一把扇子。扇面上的流光溢彩、金漆点翠,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每一把扇子都展现出独特的工艺美感,同学们惊叹不已,纷纷围拢上来,仔细观察扇面的肌理与光泽。他们用手轻轻触摸扇面,感受漆艺的独特质感。我还现场在黑板上手绘了漆扇的设计图案,示范漆艺技巧。我一边画一边讲解,告诉同学们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精美的图案,如何用色彩搭配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学弟学妹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赞叹声,对这一非遗技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宣讲过程中,我还分享了自己在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习与成长经历。我告诉他们,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拓宽视野,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像我们一样去探索、去体验,让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我还分享了一些学习经验,比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如何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学弟学妹们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认同,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活动结束后,我代表团队向母校赠送了几把精心制作的漆扇。我们希望这些漆扇能在校园中留下一份独特的文化印记,激发更多同学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看着学弟学妹们接过漆扇时那兴奋的表情,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许多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围住我,表达了对漆艺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询问漆扇的制作细节和学习方法,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亲手体验制作过程。部分学校教师也对这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结合实践与宣讲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了更好地传播。老师们说,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意义非凡。

通过这次返校宣讲,我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的延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未来,我会继续深入探索传统工艺,结合专业知识,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会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 林可盈 来自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王莉莉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