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提升活动参与者 朱珉锐

发布时间:2025/02/16 21:49:44   点击:  

2月16日 星期一 晴

初春的济南仍有些许寒意,但阳光却温暖。今天是我人生中格外有意义的一天——我有幸拜访了73岁的老党员田材春爷爷,听他讲述跨越半个世纪的信仰与坚守。走在去田爷爷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手中紧握的采访提纲被风微微掀起,仿佛在提醒我:即将听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段浓缩的家国记忆。

田爷爷的家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楼道虽旧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敲开门时,一位头发花白、腰板笔挺的老人笑着迎了出来。他穿着朴素,胸前的党徽锃亮,眼神温和却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屋里陈设简单,墙上挂着几张奖状和一张泛黄的部队合影。田奶奶端来一杯热茶,笑着说:“老头子听说你要来,一早就翻箱倒柜找当年的照片呢!”

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田爷爷的故事像一卷老胶片缓缓展开。18岁那年背着半袋干粮和借来的车票钱,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光荣的军人;唐山地震救援时半夜接到命令,扛着铁锹冲向震区;1980年脱下军装,成为电业局线路检修员,除夕夜坚守岗位保卫万家灯火……田爷爷的故事在他苍老却仍旧有力的声音里娓娓道来。

讲到动情时,田爷爷摩挲着一张黑白合影,指尖停在某个年轻的面庞上。“这是唐山地震救援时拍的……那天半夜接到命令,我们扛着铁锹就往震区冲。”他的声音突然低沉,“废墟底下有孩子在哭,我们用手刨,指甲缝里全是血和泥。”我望着他布满老茧的手,仿佛看见1976年的寒夜里,一群年轻士兵在瓦砾堆中与死神赛跑。田爷爷说,最痛的不是累,是眼睁睁看着生命在指缝间流逝。“但救出一个活人,能高兴得三天睡不着觉。”他眼角湿润,说到这里时声音中带着欣慰,“当兵的人,骨头里刻着‘责任’俩字。”

夕阳西斜时,采访接近尾声。田爷爷忽然握住我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你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但别忘了,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指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当年我们修路架桥、拉电线的时候,做梦都想看见这样的景象啊……”

归途中晚风簌簌。我摸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胸口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情绪。田爷爷没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用一辈子诠释了何为信仰——那是唐山废墟中刨出血肉的双手,是冰雪夜空中攀爬的电线杆,是抽屉里泛黄的党费记录,更是古稀之年依旧挺直的脊梁。

已是深夜。我在台灯下整理录音,田爷爷的声音里有一种莫名的力量。突然明白,所谓“党员”,就是像田爷爷这样的人,用一生在人间写下立体的注脚。他们像暗夜里的星光,不求耀眼,只盼恒久。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不仅是仰望这些星辰,更要让自己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作者:本科生 朱珉锐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动学院 责编:谢婷婷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