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0 20:13:59
点击:
“今天有早八,有晚课,午觉可以多睡一会儿。”从早上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我就已经定义好了今天。说实话,我并不关心今天,只想快点来到没有课的周五。但这样的想法在晚课——“中国古文字学”后,彻底颠覆。
在教室等待上课的过程中,我想过这节课会教授什么,或许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说不定只是一门“水课”。上课铃打响,古文字学的老师走进了教室,一看就是位老教授。他身着灰绿色水洗做旧风格的上衣,看着更像是从事工科教育,但当他一开口,说出诸如“人类为什么不和动物一样有毛发?假如有上帝,那他创造人和动物的时候是不是不公平?”这样具有浪漫色彩的话语时,我又确信这是位和文学打交道的老师。
这节课上,老师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解了“中国古文字学”这六个字的来历,从“中”讲到了甲骨文的“旗”“㫃”,又由中国邮政的logo是由“中”字甲骨文形态变形而来,讲到四川电视台的logo是草书形态的“四”“川”的巧妙结合。接着是“國、域、或”还有“固、古、盾”这两组字在演化过程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配合着声旁、形旁等知识。还让三位分别来自浙江、广东和西藏的同学展示方言和藏语发音,帮助我们理解入声,体会两个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字在在古老的发音中是那么相似。
两节五十分钟的课过得很快,二十几个学生坐在5307这个敞亮的大教室,短暂开启了一段与古文字、与汉字的邂逅。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音韵通过方言的代代相传,从我们口中说出,让我们穿越时空可以窥见千百年前存在的蛛丝马迹,让我们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共振同频。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总是以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定义每一天或所见所闻,就像这节选修课不只是要修的两个学分,更是一个开拓眼界、感受文化魅力,帮助自己更好认识世界的机会;今天也从来都不是“有早八,有晚课,午觉可以多睡一会儿”的一天而已。在我们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的教科书中,凝聚着多少智慧。我们不能习惯于从功利的角度看待事物,要学会去认真对待……
去唤醒那个对世界敏感、充满好奇的自己。我们始终在路上,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2023级本科生 龚思仪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