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前沿交叉论坛讲座参加者 林博涵

发布时间:2025/02/22 10:10:00   点击:  

2月22日 星期六 晴

昨夜飘雪,而今日的阳光又常常被厚重的云层掩盖,偶尔才挣扎着透出一丝微光。这使得气温比往常低了几分,校园里依旧是一片冬日的清冷。今日,我有幸参加了物理前沿交叉论坛,收获颇丰。

早在几日之前,当我听闻这场聚焦于“天然射线缪子成像技术与应用”的讲座时,便立刻行动起来。我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与前沿论文,希望能借此搭建起初步的知识框架,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讲座的内容,以更饱满的状态聆听这场学术盛宴。

步入会场,室内温暖的气息迅速驱散了我身上的寒意。现场,人们围绕着这场讲座热烈讨论。人群中既有诸多该领域的导师,更不乏像我一样满怀求知欲的学生,大家都期待能在论坛中有所收获。会场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感染了我,落座后,拿出此前准备的资料再次翻阅,满心激动地等待讲座开场。

当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刘志毅教授步入会场,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教授从缪子的基础特性切入:“缪子属于第二代轻子,质量介于质子与电子之间,带一个单位电荷,自旋为1/2。”他进一步阐释,“缪子具备极强的穿透能力,能够对大型目标物进行非接触式的深度无损成像,这是常规人工射线装置难以企及的优势。”接着,刘教授讲解缪子的应用原理与优势:“缪子出色的穿透性使其在成像领域极具应用潜力。而且,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由宇宙射线产生的天然缪子,基于这类缪子的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学和地质探测等领域。”最后,刘教授分享了缪子成像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为这场严谨的学术讲座增添了几分趣味。

在讲座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话题涉及“缪子成像技术的稳定性与影响成像稳定性的干扰因素”“国内外缪子成像设备的使用现状”“缪子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对这些问题,刘教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一一解答。时光在热烈的问答互动中悄然流逝,讲座结束时,我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在这场关于“天然射线缪子成像技术与应用”的讲座中,我不仅对缪子成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物理前沿领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今日的所学所悟会助力我在物理的世界里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作者:2024级本科生 林博涵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王莉莉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