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8 20:25:51
点击:
每一片泥土都是一个故事的起点,每一次雕刻都是心灵的流露。陶艺,不仅仅是手工,更是情感的凝结。今天我来到陶艺制作室,用泥巴和心情,创造属于自己的陶韵世界。
进入制作室,我一眼被陈列的陶艺作品所吸引。它们有的对称美观,有的憨态可掬,有点浓烈开放,有的端正雅致,每个作品中都带有作者的影子。我在自己的位置坐好,开始上课。李盛年老师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运用各种手法来制作碗、筒、罐、瓶和盘。掌中有天地,指尖有乾坤。老师的手好似赋予了瓷土崭新的精神气韵,将它谱成了立体的音符。泥坯在双手的抚摸下柔软顺从,一边旋转,一边缓缓升高、延展,最后形成有灵性的器物。
接下来,是自由练习时间。我们使用的是瓷泥,比黄泥更加珍贵,可塑性也更好。我们先练泥,像揉面一样对泥进行挤压、揉搓,让泥内部变成真空状态,以保证坯体强度和稳定性,提升坯体的可塑性和均匀性。真是有趣,这让我想起了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日子,也是这样搓揉。旁边的同学深深叹了口气,我疑惑看去,原来是她加了太多水,变成了“和稀泥”。我不禁咧开了嘴角,不曾想,这一分神,手上便没了轻重,刚固定好的泥坯被甩了出去,这下,叹气的人变成了两个。经过练习,我从一开始的笨拙慢慢变得熟练,瓶子也渐渐有了雏形。不过,我的瓶子不怎么对称,我只好安慰自己:“没事没事,这很有艺术美感。”看着这素静的瓶子,我又在上面添了几朵小花,自己满意地点点头,“嗯,很有我的风格。”我又继续练习,回忆着老师的示范,手缓慢下压,一个碗渐渐成型。

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这节课也在我的不舍中进入了尾声。我们将多余的泥块扔到了垃圾桶,认真清理了转盘,保持陶艺室原本的整洁。
陶艺,远远超越了手工技艺的范畴,它宛如一座情感的熔炉,将创作者所有的情愫一一凝结。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用言语匆匆表达,而陶艺却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空间,让情感沉淀、发酵。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庞薇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赵方方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