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AI赋能课程参加者 马学秀

发布时间:2025/03/14 20:03:58   点击:  

3月14日 星期五 晴

下午,我和几位老朋友相约来到趵突泉校区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参加山东大学老年大学“Al助银辉,岁月绽新光”的线下课,教室里人头攒动,众位“老学员”尽管已经白发苍苍,求知的热忱依然不输于年轻人。在这里,我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震撼与惊喜的认知革命。

课程伊始,通过管理学院“知书达理”团队小志愿者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认真学习了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志愿者从AI发展简史讲到当下最流行的deepseek,又从5分钟挑战高考语文试题讲到了与“孔子”隔空对话。这种阶梯式的知识讲解,让我对这个前沿领域有了初步的认知。

课堂上的“猜物游戏实验堪称经典教学案例。当志愿者邀请学员刘老师与豆包AI进行思维博弈时,所有学员屏息以待。通过14轮的“是与否”的回答,AI精准锁定了“古筝这一词。这个生动案例不仅验证了知识图谱的构建逻辑,更展现了人机协同的无限可能。

在行业应用层面,志愿者用医疗AI的“双盲实验数据让我们深受震撼:当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三甲医院专家组同场竞技,肺结节识别准确率从传统阅片的78%跃升至96.5%,诊断效率提升近3倍。这让现场多位医学出身的老教授对科技的进步感慨不已。我深刻理解到,AI不是替代人类,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把专家的经验变成可以复制使用的智能工具。

特别触动我的是“银发触网实践环节。当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我们老同志使用豆包APP时,85岁的刘老师第一次用语音指令生成全家福电子相册,眼角的笑纹里跃动着数字时代的星光。这让我意识到,AI普惠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温度传递,让每个群体都能享受科技红利。

这段学习旅程重塑了我的思维维度,我深切体会到:人工智能不是魔法,而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与升华。作为新时代的老年人,我们既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更要思考如何让AI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向善之力。这,或许就是智能时代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作者:离退休党委教师马学秀 来自单位:离退休工作处 责编:王一晗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