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6 19:25:02
点击:
消毒水的气味在第三次按压免洗凝胶时已经深入指缝。穿过最后一道气密门,我跟随带教老师来到病区。
昨天,护理人文关怀第三小组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科见习。这里是山东省最早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在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年收治新生儿1500余人次,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98%以上。
新生儿监护室的恒温系统将空气维持在26℃,十台暖箱如同精密的水晶舱。张护士长掀开3号暖箱的遮光罩,32周的早产儿正在蚕丝被下睡着,紫罗兰色的血管正在舒展。“注意血氧数值的波动区间”,她将听诊器轻轻贴在我的掌心,“早产儿的皮肤是半透明的,但哭声比足月儿更执着。”
这个病区的护士们,不会时刻将“人文关怀”挂在嘴边,但关怀精神却又渗透在每一项工作中。从安静的病区到隔光保温箱,从与家属的细致沟通到“袋鼠式护理”的实践活动,从熟练的操作技能到孩子们身上安抚的轻拍,这些白衣天使们在极力抢救新生儿的同时,也在为家属提供一个放心安心的就医体验。
查房时遇见17床父亲隔着暖箱玻璃做“袋鼠抱”手势,在病房的另一边,早产儿童小石头的枕边放着用无菌袋封存的手编摇铃。赵老师教我擦拭婴儿嘴角时,要把纱布卷成蘸着温开水的“云朵团”。即便他们现在尝不到味道,也要让触觉记住温柔的形状。
走出医院时,走廊壁灯次第亮起。那些此起彼伏的监护声与断续啼哭,此刻在暮色中交织成动人的生命乐章。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栾佳慧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谢婷婷 夏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