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校园欣赏者 涂欣辰

发布时间:2025/03/17 18:55:51   点击:  

3月17日 星期一 晴

“数据内容还需要核对,中午休息前得整理完。”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合上电脑,从工位上起身。窗外透进的光线比往日更亮,白日的风吹在身上还是有些发凉。今天要去创新大厦领取学院材料,我放下手头的事情,抓起文件袋,为取材料,也为呼吸新鲜空气。

从学院楼到创新大厦的最短路线需要穿过学校的公园。我习惯性低头疾走,盘算着接下来的任务,却突然被一阵清甜的香气拦住了脚步。抬头时,视野骤然被大片白色占据:偌大的白玉兰树在石板路旁肆意盛开,花瓣如雪片缀满枝头,在湛蓝的天空下舒展成一片凝固的云海。

风过时,几片花瓣打着旋儿落在我肩头。我环顾四周,发现尽是为白玉兰驻足的人们,大家或是举起手机想要定格这美景,或是静心享受着这份美好。上周路过时,这些玉兰还只是裹着灰褐色绒毛的花苞。科研生活的时间刻度总被论文、实验和组会切割成碎片,但玉兰花的盛开却提醒我们,有些变化没有被加速或拖延。

我走进创新大厦后到达领取材料的房间转角时,我猛然发现道路的另一边的窗口有着迷人的景色。我似乎从来没有俯视过整个校园的风景:校园内的玉兰花尽数盛开,虽是不多点缀在绿意之间,却是恰似夜空繁星般不可或缺。领完材料返回时,我刻意放慢了脚步,去感受玉兰为我带来的春的讯息,让我不禁感叹玉兰的绽放真是一场精密的生命工程!它们用整个冬季储备能量,精确计算温度与光照,只为在某个平凡的日子将储存的势能轰然释放。这一天,我的科研日志里除了工作日程实验数据,还多了一段手写笔记:

“白玉兰的盛放周期约7-10天,其花朵开放动力源于冬季低温诱导的花芽休眠解除。温度达12℃以上时,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上调,导致花被片细胞膨压改变……但站在树下的人类观测者,更愿意将此称为‘春天’。”

或许,正是这种理性与诗意的微妙平衡,构成了新工科人最珍贵的内核:我们计算数据,也收藏花瓣;追赶Deadline,亦不忘为春天按下暂停键。


【作者:2023级硕士研究生 涂欣辰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谢婷婷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