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2 20:51:24
点击:
这几天,山东大学的校园里弥漫着一股特别的兴奋劲儿,因为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要来举办讲座,这消息如同春日里的暖风,吹进了每个文学爱好者的心间。
作为一个自小捧着曹文轩先生作品长大的“书虫”,得知这个消息的瞬间,我只觉得心脏都开始欢快地打鼓。可一看讲座信息,中心校区是现场,而我所在的青岛校区只能通过视频分会场观看,满心的期待里不由得掺进了一丝遗憾。不过没关系,能听到先生的分享就已足够幸运。
我赶紧联系了在闻一多班、能去现场的好友折涵语,拜托她无论如何帮我要一个曹文轩先生的签名,还特意叮嘱,就说这是为了小时候书中那个叫桑桑的孩子而求的。折涵语一口应下,只是也犯愁现场人多,不确定能不能挤上去。
讲座前一天,我们还在交流,我看着讲座海报,满心疑惑为啥青岛校区是视频观看,她发了个无奈的表情包,解释说视频相对直播不会卡顿。我又追问她是不是能近距离见到曹文轩先生本人,得到肯定答复后,我心里那叫一个羡慕,甚至开玩笑说愿意提前一晚去占座。折涵语则回了个可怜巴巴的表情,说第二天还得赶早八去占座,一场“占座恶战”似乎在所难免。我只能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多拍些照片,最好能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瞬间。
今天一大早,我就匆匆赶到华岗苑的视频分会场。会场里早已坐满了人,大家都在低声交谈,眼神里满是期待。9点30分,讲座准时开始,曹文轩先生出现在屏幕里。他身着朴素的衣裳,眼神温和而坚定,一开口,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便将我们带入了文学感觉分析的奇妙世界。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剖析着文学作品中那些细腻的感觉,从《草房子》里乡村生活的质朴纯真,到《青铜葵花》中兄妹间深厚的情感,每一个例子都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文学理解的新大门。我沉浸其中,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那些触动我的语句和观点。
讲座结束后不久,折涵语发来了消息,还附带着几张照片。看到《草房子》书上那潇洒的签名时,我差点在会场叫出声来。看着照片,我仿佛能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也能想象到折涵语为了帮我拿到签名,在人群中努力穿梭的模样。

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签名,我心中感慨万千。在山东大学求学,能有这样与文学大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是多么幸运。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好友的帮助,更让这份对文学的热爱多了一份温暖的情谊。我想,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签名,带着今天的收获,在文学的海洋里继续勇敢遨游,也期待着下一次,能真正站在大师面前,聆听他的教诲 。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高照凯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张穆楠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