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30 20:55:27
点击:
春日的青岛,鸟语花香。崂山脚下,海风习习。3月28日,经历过工创大赛校赛选拔的我们作为新能源车赛道的山大代表之一,同其他赛道的队伍一道,前往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参加山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我们一大早就乘坐校车开启了旅途。虽然历经近四十天的准备,一路上我们内心仍充满了紧张的情绪,毕竟我们即将面对的是来自全省高校的顶尖选手,作为队长的我更是倍感压力。但我及时冷静了下来,通过讲解规则和回顾校赛经历为队员们排解焦虑。当天下午抵达比赛场地后,我们便立即开始调试比赛用车。经过一下午的紧张调试,我们的车辆运行效果良好,我们都对第二天的比赛充满信心。
但是,当天晚上,大赛组委会宣布规则更改,我们的新能源车如果不进行调整,比赛成绩将大幅下滑。一时间,绝望的气氛弥漫开来。不过,毕竟还有一夜的时间,作为队长的我马上平息了情绪,为队员们进行了任务分工,我们立即对车辆开始了临时的修改。第二天凌晨三点,经过数小时的熬夜加班,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完成了车辆的调整,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初赛正式开始。经过车辆检录、外观测评等环节之后,正式比赛终于开始。我们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克制着紧张的内心,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场地测量、确定发车位置、凸轮初始化,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准备就绪,我按下发车按钮,小车沿赛场规定路线缓缓前行,对标志点进行播报,我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最终,我们成功完赛,并以在四十支参赛队中排名第九的成绩晋级决赛。
当天晚上,决赛的创新实践环节开始。我们需要完成现场设计充电电路、打印PCB板、电子元件焊接、激光切割凸轮和车辆调试等任务。不过,经历了初赛的锻炼,我们的内心都平静了许多。在午夜12点,我们同大多数决赛队伍一道,完成了实践环节的工作,静候第三天决赛的到来。
3月30日,也就是比赛阶段的最后一天,决赛正式打响。我们首先利用模拟太阳光照射太阳能板,使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电容充电,进而驱动小车。这一环节体现了在双碳政策下新能源车的重要实用价值。充电完成后,车辆运行环节开始。和初赛一样,我们在分工完成任务后由我按下发车按钮,小车顺利跑完全程。遗憾的是,由于电路元件焊接难度较大,我们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后半段小车运行出现了偏差,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成绩。比赛结束。我们位居十五支决赛队伍的第八名,以及山大三支参赛队的第一名,有很大希望进入到最终的国赛。
回顾这紧张忙碌却又充实的三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从校赛到省赛,五十多天的准备、上千次的发车调试、无数突发问题,都成为了我们能力的历练。我们认识到,在科研和学习生活中,失败和意外总是要比成功多得多,但是我们需要用最大的耐心、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去面对失败和疑难问题。求学路上必将充满坎坷,我们将把参加这次比赛的宝贵经验和体会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在创新中磨砺自我,在失败中锤炼意志,努力成为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奉献力量的青年!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花高远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动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