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19:36:32
点击:
四月的青岛校区,振声苑前的玉兰树缀满新蕊,晨风裹着浅淡的花香漫进阶梯教室。上午9点30分,我提前半小时走进振声苑教室,调试设备、整理讲稿。今天,我和金鑫副部长受邀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们讲授一堂“公共危机管理”实践课,这是我第一次以讲师身份站上大学的讲台,紧张之余,更多了几分使命感。
课程由金部长拉开序幕。“同学们知道校区接警中心全年总共处理了多少条信息吗?”我们以一组真实数据切入主题,详细介绍了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分工。他将“1个安全工作委员会”比作心脏,各个校区与对应安全工作组如同血管网络,用真实案例串联起校园安全网络的经纬线。
轮到介绍技防环节,我们重点聚焦“安全预警平台”与“交通安全学习平台”。讲解“校区安全预警平台”时,页面上弹出的的窗口牵动全场目光。这个整合了违规停车识别、电动车火灾预警、违规翻墙、危险水域靠近等功能的智能识别系统,此刻正展示着实时抓拍的数据;切换到“交通安全学习平台”界面时,几张车辆违停抓拍图引发低语。“我们给超速和违停车辆发送的不是罚单,而是一份‘交通安全测试卷’。”参考交警的“学法减分”,车辆违停或超速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给车主,告知车辆违规的具体情况及安全答题测试链接,完成测试后方能消除违规记录。数据显示,平台运行一年来,校园内违停率超速率大幅度降低。
互动环节则掀起了课堂的高潮。“餐厅西侧电动车充电区建议增加灭火器”“很多同学记不住校园24小时报警电话,能否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建议每周排查一次堵塞消防通道的电动车”……我们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解答。
收拾讲稿时,瞥见窗外巡逻车正缓缓驶过振声苑,我想起入职培训时前辈说的话:“安全工作像空气,最好不被感知,但须臾不可或缺。”这堂课的真正意义,或许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是让年轻的瞳孔里映出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在晨昏线的交界处,用体系、科技与坚守,守护着山大校园安全的每分每秒。
【作者:工作人员 范辉 来自单位:青岛校区党工委保卫部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