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6 20:57:18
点击:
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是我研究生期间最宝贵的经历之一。作为团队队长,我经历了从选题立项到校赛答辩的全过程。
当我们在抖音平台看到“济南凌晨四点的街头”视频时,全福零工市场凌晨四点的劳工群像深深震撼了我们。在此启发下,我们决定深入现场,以此作为我们社会调研的选题。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多次深入现场观察,与零工群体对话,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这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社会研究不是在书斋里完成”的深刻含义。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一份技术活。我们利用调研期间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资料,不断构思写作框架和思路,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补充,才形成一个还比较满意的文本。最终,我们顺利通过过院级决赛、校级复赛,来到了校级决赛。进入校级决赛的其他团队都十分优秀,选题丰富多彩,调研也都非常扎实,这让我们感受到不小的压力,也激发了不断完善的动力。在线上决赛中,我们团队准备好精心制作的PPT,在五分钟内讲解并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当轮到我们团队展示时,大家迅速调整好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开启了这场五分钟的精彩讲解。答辩人围绕着我们的研究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项目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预期成果。在紧张的问答环节中,评委老师提出了一系列专业而深刻的问题,有的涉及到研究细节,有的关注到政策的可推广性。面对老师们的提问,我们迅速在脑海中组织语言,相互之间默契配合,最终给出了我们比较满意的回答,同时也收获到老师的认可。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次参赛经历已经让我们收获到学术能力的提升,培养了直面社会问题的勇气、团队协作的智慧。这或许就是挑战杯最珍贵的馈赠——塑造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精神品格。
【作者:2023级硕士研究生 刘开泰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