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8 21:59:04
点击:
为期九天的教育见习已经画上了句号。回顾这短短九天的时光,我认为忙碌又灿烂的日子里又会有很多将对我影响深远的瞬间。我想起孩子们的笑脸,想起他们蓝色和绿色的校服,想起他们午休结束时起立合唱的青春的歌声,想起见习最后一天我们走过的三十公里路程……我想,我最大的感悟或许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话:“做一位有爱、专业能力过硬的老师。”它是我几乎全部行动的动力,也是我不管未来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有何经历,都将永远宝贵的澄澈初心。

为了更好地熟悉课堂、体验初高衔接班的学习生活,见习第一天,我不到七点就来到了班级。自我介绍前,我因为学生的优秀充满了紧张,但他们却用认真的倾听给予我“一定能收获一段美好回忆”的信心。过程中学生们都抬着亮晶晶的眼睛,没有一个人低头看书。于是在这里,我开始逐渐明白,学生就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各有长处、或许会比老师还要优秀,但他们仍是小孩,拥有着对生活尚且稚嫩但也因此更加真诚而丰沛的热情和尊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的情绪不是担心,而仅需要以一颗有爱的心,平和地、幸福地、勤勉地、期待地和学生一起,共享生命成长。
之后的四天时间中,我开始拿着一支笔和一本听课本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里。我听评不同学科的课;听评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课堂;听评同一节生物学课本内容不同老师的新课课堂;听评创新班、竞赛班、衔接班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其中,我观察不同班级的学情,体悟不同学科的授课特色,也默默地、慢慢地学习着不同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我发现,竞赛班的孩子们很聪明,他们更加懂得学习对个人发展的益处,会在看似松散自由的课堂氛围中精准地捕捉老师的提问,并相应地快速呈上很优秀的答案;衔接班的孩子们很认真,他们会在课上随时记录重点难点,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科笔记本、错题本成了他们不断变强的重要法宝。我发现对课堂时间的精准把控是一节好课的重要组成;发现相比PPT上有黑有红的思维导图,手写的板书会更令学生记忆深刻;发现拖堂后的下课铃声、出操广播会明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学生之间同辈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要远大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带着这样的收获,我开始更关注课堂的授课结构,并深刻地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一节好课是老师带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在本次见习的正式授课里,我也要努力为学生设计一堂有趣、脉络清晰、知识点明确、不拖堂的好课。
我常在思考集团的教育理念“共享生命成长”,在听过许多课、和学生当过几天同桌之后,我愈发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该理念的焦点之一,同样也是投射这一理念的重要的放大镜。学生可以因为课堂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学习中可以循迹的道路、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在不用承受基础学科领域中过多新的或相互矛盾的知识压力的情况下,享受该学科具有的巨大魅力。相应地,老师也可以因为学生的反馈获得新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与学生的幸福感相适应的职业获得感。这样相互成就,共同探索并获取幸福的课堂,正是“共享生命成长”的落脚和最好的诠释。
我认真地学习高中生物学(必修一)课本中所有在我要讲授的课之前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反复参读教师指导用书中对课本内容的分析和补充,做完了两本习题册中的练习并以此为重要依据,确定课程重点。说来好笑,甚至不是一位正式教职工的我,当时脑子里想的全是“要给孩子们上一堂‘好课’”。尽管我准备得越多,就越知道这件事执行起来不易。第一次遇到新知识要引导、第二次相遇再设置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的提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机会;PPT中内容的设计要足够严谨并能充当学生思考的“支架”……在范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最终我完成了对课件和讲解过程的修改,经历过一节不那么理想但依旧完整的授课之后,成功地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课堂气氛活跃、内容充实、讨论充分的生物学课堂。从老师认真细致的听课记录和同学们真实鲜活的反馈里,我学到了很多难得的、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能力的一线经验和宝贵知识。
教育之行,道阻且长。但如果本次见习和之前宣讲时的要求一样,其任务仅是以跟着实践导师熟悉课堂教学为主,那我想,这九天的教育见习已经远超预期地完成了它最初的目标,并在我的学做教师的路程起始,播种下了更好、未来要更繁荣的花种——因为它让我真切望见了自己想要长成的模样:一位有爱、专业能力过硬的老师。
感谢山大附中提供的宝贵机会,感谢见习过程中范运梁老师和其他老师无私的指导和包容,感谢济南振声学校的年轻的孩子们。
【作者:2021级本科生 杨瑞祥 来自单位:教育高等研究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