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1 20:42:00
点击:
今天下午,我再次前往济南市智言慧语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志愿辅课活动。从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出发,到达服务中心已经是13点50分,稍作准备后便投入到了陪伴和教学的过程中。
这一次我陪伴的小朋友已经是我在这里多次服务中熟悉的面孔了。虽然已经有过几次互动,但每次见到他,他的成长和变化仍让我感到欣喜和动容。今天的训练内容主要是言语与手势训练。在言语训练中,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去某某地方干什么啊?”,最开始,他只能答对大概一半的问题。有些他不太理解的问题,他会下意识地复述问题中的几个关键词,而不是做出完整的回答。但在老师一次次温和而坚定的引导下,他开始慢慢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能够作出更准确的回应。看到他从困惑到自信的转变,我感受到无比的欣慰。
在手势训练中,他起初只能模糊地比出手势的形状。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专注地看老师示范,甚至主动抓住老师的手去感受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老师也始终保持着耐心和鼓励,用温柔的方式一遍遍示范。最终,他可以流畅地完成从“一”到“五”的所有手势,那一刻,他的眼里闪烁着小小的骄傲,而我也被深深触动。
陪伴特殊儿童的过程并不轻松,它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持续的关注。但正因如此,每一次进步都显得弥足珍贵。长期以来的志愿服务让我更加明白:有时候,我们以为是在给予,其实是在被孩子们深深感染和教育。他们对世界的回应虽略显迟缓,却包含了最真挚的努力;他们沉默背后,藏着无声但坚定的成长力量。

晚上六点,我离开服务中心,夕阳洒在路上,暖得让人心安。我知道,下一次再来时,又会收获新的感动。或许我们的陪伴并不能改变所有的困难,但只要能为他们照亮哪怕一小段路,就已经意义非凡。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江泽宇 来自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责编: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