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3 20:29:45
点击:
暮色漫进蒋震图书馆的落地窗时,我总爱倚着前台的小推车发呆。去年白露那天,我攥着工作证站在总服务台,看着搭班学长行云流水地扫描图书,扫码枪的红光在书脊间织成细密的网。轮到我上手时,扫描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怀里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啪嗒”掉在地上,精装书角磕出一道白痕。
“别慌。”带教的姜老师蹲下身帮我捡起书,她鬓角的白发沾着墨香,“每本古籍都像有脾气的老朋友,得先摸清索书号的脉络。”那天午后,她带着我钻进密集书库,教我辨认索书号里暗藏的经纬:“K”代表历史地理、“16-5”是顺序、最后的“2018”是入藏年份。光影透过钢架斜斜切进来,在我们脚下碎成跳动的金箔。
秋夜的图书馆总像浸在蓝调里。我值晚班时,常看见研究古文字的老教授夹着牛皮纸文件夹来借书,他翻页时手指关节微微颤抖;戴厚框眼镜的学姐每周五都提着个大箱子来还书,有次发现她在扉页夹了片压平的樱花。
最难忘的是那个暴雨夜,整栋楼只剩最后几个读者。我前往知新楼地下书库安置闭架的老旧图书,突然听见“轰隆”一声——电路跳闸了。黑暗中摸索方向时,听见有人轻声问:“同学,需要帮忙吗?”原来是同组的搭档,她手机电筒的光束扫过书架,照亮我们相视而笑的脸。我们举着手机,在晃动的光斑里上架排好每本书,恍惚间像是提着灯笼在银河里捞星星一样。
入冬的勤工助学工资汇入账户时,我正在帮一名新生进行借阅开卡闯关。数字在屏幕上闪着银白的光,像图书馆窗外零星飘落的小雪。今年春天带新馆员培训时,我学着姜老师的样子,把扫码枪轻轻塞进学弟的掌心,突然惊觉自己也成了故事里的摆渡人。上周收到了“模范实践馆员”的证书,烫金的字在阳光下泛着蜂蜜般的光泽。
今日暮色渐浓,又一批读者抱着书离开。我推着小推车穿行在书架间,听自己的脚步声与空调的嗡鸣合奏。或许某天离开这里,我仍会记得每个晨昏里的故事——那些被书页过滤过的光阴,那些在墨香里生长的情谊,都成了青春最缤纷的注脚。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李师明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谢婷婷 夏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