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IV锻造课程参加者 潘泽邦

发布时间:2025/04/14 19:13:27   点击:  

4月1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KAPIV项目工程实训的锻造课程,清晨的阳光透过工训楼的玻璃窗洒在工作台上,空气中弥漫着铁屑和汗水的味道。我握着那柄沉重的大锤,掌心微微发烫,心里却满是期待。锻造,这个看似粗犷的工种,第一次离我如此之近。

走进教室,老师已经站在火炉旁,工作服上溅满了冷却的铁渣。我屏住呼吸,看着他熟练地将火红的铁块夹出,放在铁砧上。锤子落下,火星四溅,那块铁在重击下逐渐变得规整。他的手腕轻轻抖动,钢块便在铁砧上翻出漂亮的弧线。轮到我们动手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重若千钧”四个字的分量。抡起大锤的瞬间,手臂像灌了铅,每一下都需倾尽全力。我和同组的同学配合着,一人掌钳,一人抡锤,铁块在砧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老师在一旁指导:“用力要稳,节奏要准,不然铁会跑偏。”铁块的热浪扑在脸上,我第一次感受到工人的辛苦。每一锤都像是在与自己的耐力较劲,而当那块铁逐渐伸长时,疲惫中竟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早晨的时光在锤声中飞逝。我盯着那块逐渐降温的铁棒,它不再只是单纯的金属块,我们用汗水和力量赋予了它意义。老师说,锻造讲究“火候”和“力道”,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哲学——过度的锤击会让铁变形,而力度不足又无法塑形。生活何尝不是如此?用力过猛会适得其反,而缺乏坚持又难以达成目标。

离开教室时,我的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但心里却收获满满。今天的锻造课让我明白,机械的魅力不只在于精密的设计和冰冷的效率,更在于那些最原始、最质朴的劳动中蕴藏的力量与智慧。每一锤落下,都是人与材料、人与自然的一次对话。那些被我们惊叹的金属奇迹,不过是产业工人日复一日的基本功。当现代制造业向着智能化狂奔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任何精密的机械之美,都始于人类手掌与钢铁的真实触碰。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潘泽邦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