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十六届节能减排大赛获奖者 王甲一

发布时间:2025/04/20 19:16:42   点击:  

4月2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我参加山东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日子,从准备到参赛历时两个多月——这段时间,我们“翅舞氢风”项目组成员为了参赛作品的设计付出了诸多努力,过程中充满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最终,我们的项目拿到了二等奖。

两个月前,我和项目组成员决定响应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号召,就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所面问题针对性设计了一种含翅片的新型固态储氢罐。这种储氢罐能实现氢能的快速充放,储氢量也大大提升。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分工合作,查资料、做实验模拟、设计方案,进行了大量的软件学习和建模,在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保证产品的合理性和创新性,我们召开过数十次会议,也与指导教师柏超老师进行过多次商讨,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瓶颈,但谁都没有放弃。

比赛当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作为主答辩人为我们的项目进行答辩。深吸一口气后,我开始介绍我们的项目。讲解过程中,看着评委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我逐渐放松下来。我详细介绍了储氢罐中经comsol模拟、拓扑优化算法等得出的罐体材料及翅片宽度、间隔和角度等数据,也向评委老师展示了我们用CAD软件设计的图纸以及用solidworks渲染的3D模型。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主要是指出我们项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局限性,但对我们的理论分析表示了认可。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也意识到项目确实还有改进空间。

这次节能减排大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参与的项目,是我们无数个日夜辛勤汗水的结晶。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和成长可以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相连。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我们在大赛中努力探索节能减排的创新方法和技术,就像我们的固态储氢罐,看似是一个小小的项目,实际上是在为“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将小我融入大我,不再仅仅关注个人的成长,而是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这次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继续关注节能减排领域,努力学习和探索,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甲一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