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0 21:55:04
点击:
今天,当我提笔写下这篇日记时,知新楼正在夜色中为学习点亮灯光。作为学习委员,我有幸代表同学们在“乐学训练营”暨山东大学首期本科生学习委员培训开班式上发言。这份责任让我既紧张又充满期待——这不仅是一次分享,更是一场关于传承与成长的约定,是连接前辈治学风骨与当代学子探索精神的纽带,是无数微小努力汇聚成光的起点。

齐鲁大地自古便是治学的沃土。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诲,到季羡林先生“围炉夜话”的治学情怀,两千五百年的文脉中,“笃学、践行、创新”的精神始终生生不息。这份精神如同一脉活水,流淌在每一代学子的血脉中。而在今天的山大校园里,这份传统正以新的形式焕发光彩:学长领航站的“小先生”们用一杯咖啡的时间解答我们的困惑,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对学问的敬畏与热爱;云端答疑墙上匿名的提问与真诚的回复传递着知识的温度,每一个问题的解答背后,都是不同专业视角的交融与碰撞;星空晚自习的灯火下,一群人为一道题争论到深夜,有人执笔疾书,有人凝神思考,直到答案在集体的智慧中浮出水面,那一刻的豁然开朗,胜过独自苦思的千百次推敲。

乐学训练营的启动,像一声嘹亮的号角,唤起了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作为学委,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未来,我们计划携手构建多层次的互助网络,让“小先生制”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活力——通过线上平台打破校区与时间的限制,让知识的传递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推动跨学科的深度协作,在咖啡角的讨论中打破专业壁垒,让经济学的逻辑与文学的浪漫相遇,让代码的严谨与哲学的思辨对话;更将扎根同学的实际需求,让“自律”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追求,正如图书馆里那些清晨伏案的身影,他们的坚持与专注,早已化为无声的行动宣言,诠释着“学无止境”的真谛。
翻开山大的历史长卷,王统照先生创作《山雨》时的字斟句酌,臧克家先生“老牛亦解韶光贵”的治学箴言,无一不诠释着“学无止境”的真谛。这些前辈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深深镌刻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今天,这份精神传递到了我们手中。无论是图书馆里伏案疾书的“学霸”,他们的笔记本上爬满密密麻麻的批注与公式,字迹间跳跃着求知的渴望;还是操场上边散步边背单词的“氛围派”,耳机里循环播放的听力材料与晨风中的读书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乐学训练营都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只有携手成长的共鸣。当我们围坐讨论时,有人用经济模型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有人以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类比社会协作的规律,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溅,知识的边界在对话中悄然拓展。
以今日为起点,愿我们以热爱为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愿无数个体的学习星光,汇聚成照亮成才之路的璀璨银河。山大学子,共勉!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祁子骏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学工部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