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小组答辩会参加者 张鸿伟

发布时间:2025/04/27 19:20:34   点击:  

4月27日 星期日 阴

为了这次信号与系统小组答辩会,我们小组已经筹备了许久。从确定研究主题——微分方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到分工开展研究工作,每个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学习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一些复杂的微分方程模型理解不透彻,以及在搭建仿真电路时遇到的技术问题。但我们没有气馁,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请教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还精心准备了答辩稿,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为了在答辩时能够更加熟练地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进行了多次模拟答辩,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答辩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今天终于迎来了信号与系统小组答辩会。我怀着紧张而期待的心情来到了答辩现场。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就座,等待着各个小组的精彩汇报。

轮到我们小组上台答辩了。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作为小组代表,我首先向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问好,然后开始了我们的汇报。我从微分方程的数学定义和分类入手,介绍了不同类型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场景,为后续讨论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接着,我重点阐述了微分方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为例,详细分析了传统集中参数模型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引入的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微分方程的优势。通过建立电报方程,我们能够精准刻画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一模型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柔性直流电网以及混合线路等场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方面,我介绍了同步发电机的六阶模型和二阶微分方程在分析转子运动中的应用。通过相关仿真,我们深入探究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暂态响应特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力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引入神经微分方程,解决了传统微分方程求解效率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该模型在云南电网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新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并且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还推广至欧洲电网,未来有望成为智能电网分析的标准范式。

最后,我介绍了我们在Matlab的Multisim功能里搭建二阶仿真电路的过程和成果,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与电流波形,并依据电路二阶响应方程,成功求解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方程,为电路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在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不时提出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们积极回答,与评委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评委老师对我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让我们深受启发。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小组最终拿下了一等奖。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都非常激动,这是对我们这段时间以来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

通过这次答辩会,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注重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争取在今后的各种活动中能够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这次信号与系统小组答辩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成长了许多。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小组将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鸿伟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谢婷婷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