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辅导员 程诺

发布时间:2025/05/12 21:54:52   点击:  

5月12日 星期一 晴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需兼具紧跟先进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将其融入育人工作,同时更要彰显人文关怀的温度,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在威海温润的海风轻拂下,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全国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这场培训于我看来,就像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是高新技术与育人智慧的激情碰撞,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的深刻变革,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本质的深度思索之门。置身于山东大学海洋学院这一连接海洋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我越发清晰地意识到,人工智能浪潮正以磅礴之势重塑着教育生态,而辅导员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这一时代变革中的角色定位越发关键。

清华大学的沈阳教授系统讲解了AI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应用场景,让我意识到,AI不仅是科技概念,更是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实用工具。智能数据分析能精准把握学生动态,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AI聊天机器人可及时回应学生疑问,缓解工作压力,这些应用极大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在培训前期,我也通过自学AI工具去处理复杂的工作,让内容更贴合的学生兴趣。再如用智能系统快速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前发现潜在问题。此次培训中的案例分享与交流,更让我拓宽了眼界,从同行处学到了先进经验,碰撞出新的工作灵感。

在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的育人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海洋特色的AI思政育人路径,开展主题为AI工具赋能教育创新的辅导员发展论坛,分享在智能时代下辅导员工作升级的创新经验。全体辅导员还就如何利用AI技术优化辅导员工作模式,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分享。我们深知,智能时代下辅导员工作正面临新的转型,应主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工作,助力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合理运用AI工具,辅导员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并在思政教育中实现更为精准的个性化辅导。

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AI只是辅助手段,辅导员仍需在思政教育中注入思想引领、情感关照和个性指导,人文关怀是不可替代的。AI 虽然能够高效处理常规事务咨询,但大部分学生依然会排起长队,满心期待地等待着与辅导员进行深入谈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箴言:“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尽管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服务效率,但情感共鸣这一教育的核心要素,永远无法被冰冷的算法所替代。

在智能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精准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化人文关怀的温度,让教育充满人性的光辉。培训中展示的GPT多模态交互能力让我深感警醒。当AI已经能够撰写深度思想汇报、生成个性化职业规划时,我们不禁要问:辅导员的专业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答案其实就藏在我们与学生之间那不可替代的情感联结能力以及卓越的价值引导智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现从“事务型”辅导员向“专家型”辅导员的华丽转身,在AI擅长的领域,我们要善于借助其力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彰显人性光辉的地方,我们要深耕细作,用心去感受学生的需求,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成为踏浪前行的技术弄潮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将其应用于育人实践中;更要当好守望灯塔的价值导航者,在纷繁复杂的技术浪潮中,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实践,在山东大学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精心培育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海洋人才。我坚信,我们的学生心中应永远跃动着探索真理的炽热火焰,而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人工智能时代最珍贵、最值得坚守的育人使命。


【作者:海洋学院辅导员 程诺 来自单位:海洋学院 责编:蒋晓涵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