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青岛实践参加者 李明真

发布时间:2025/05/14 19:35:03   点击:  

5月14日 星期三 晴

商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一直保持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5月13日到5月14日两天,2022级供应链管理班赴青岛开启了今年的实践教学之旅。从企业对接、行程规划到现场教学,各个细节都凝聚着学院与专业老师对实践育人的坚持。此次实践教学,不仅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更更让我们从钢铁巨臂、数据大屏、跨国货流中深刻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首站我们来到青岛象屿速传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大宗商品货物仓库里,讲解员细致入微地讲述塑料、铝锭、橡胶等大宗商品如何依托国内“三横三纵”物流通道,串联起辐射全球的国际物流网络。作为我国现代供应链体系智能化升级的成功典范,象屿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更是彰显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智”取未来的战略视野。安全文化长廊的微型消防站、休闲党建活动区的人文氛围,及企业高管的企业战略分享,让上午的实践教学丰富多彩。

上午的实践教学余韵未消,午后我们转场至山东港口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在这里,钢铁巨臂与智能设备默契作业,“氢+ 5G”环保高速集装箱起重机有序运转、AGV拖车70秒完成换电、智能岸桥精准抓放集装箱的高效场景实在令人叹服。在老师的讲解下,课本中抽象的集装箱堆码理论、智能调度建模逻辑瞬间鲜活起来。这背后,是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与钻研,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让“中国智慧”在港口领域熠熠生辉。从传统码头到全自动化码头的跨越,不仅是中国港口建设水平的飞跃,更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突破创新、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有力见证,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5月14日,我们走进位于胶州市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开启全新的探索之旅。智能调度电子屏上实时更新的中欧班列动态,讲解员口中“18天直达莫斯科”的高效运输,搭配蒙古展馆的奶粉、俄罗斯展区的巧克力,让我们对TIR运输“不停车通关”的优势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上合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其蓬勃发展的态势,正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带着对上合示范区的震撼与思索,我们踏入集国际采购、保税仓储、流通加工、国际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保税平台——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依托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优势,这里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货物的“全球买全球卖”,还是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包容、更普惠方向发展的决心。

大巴缓缓驶入校园,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可内心的波澜却久久未能退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山大学子,我们深感责任在肩。未来,我们将牢记“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以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为榜样,让中国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具韧性、更有温度。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李明真 来自单位:商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