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9 19:46:21
点击:
期末考试刚结束,连一口气都没来得及喘匀,我便一头扎进了早已等候多时的“硬仗”——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这次的课题是电网规划,老师早在几周前就发布了题目,当时我也尝试着做了一些调研和初步的规划设计。可无奈期末考试压力如山,各种复习、备考占据了我全部的精力,课程设计的事就这么被搁置下来。日子在复习和考试的连轴转中飞快流逝,当期末的硝烟终于散去,我才惊觉报告提交与答辩日期正呼啸着逼近!

此后的三天里,我开启了与时间赛跑的模式,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饿了就随便啃个面包,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手写报告写得我手指发疼,写了划、划了写,草稿纸堆了一地。眼睛盯着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得发酸发胀,我只好滴两滴眼药水,又接着埋头苦干。
作为储能专业的学生,电气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那些复杂的电气公式,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书。但我没有退缩,我不断地翻教材、查资料,遇到不懂的就疯狂在网上搜索,不断去请教电气专业的同学。从电网结构的分析,到负荷预测的计算;从线路参数的确定,到潮流计算的推导……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反复核对,每一个数据都容不得半点马虎。终于在答辩前的最后一刻,我完成了四十多页布满公式的A4纸报告,看着那厚厚的一沓纸,心里既忐忑又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难度超乎想象,但也正是这份艰难,让我收获满满。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高效学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任务;我重新梳理了那些原本模糊的电气知识,虽然还不能说精通,但至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也明白了团队协作和主动请教的重要性,同学的帮助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现在,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段为了课程设计日夜奋战的经历,那些与难题较劲的时刻,那些突破自我的瞬间,才是我最大的收获。这段经历让我坚信,只要怀揣决心与毅力,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
【作者:2022级本科生 陈崇武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