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润童心”暑期支教服务队培训参加者 任嘉诚

发布时间:2025/07/01 20:35:32   点击:  

7月1日 星期二 雨

暮色已深,窗外校园沉入一片安详的寂静里。我关上电脑,屏幕上“恩润童心”实践队最后一次线上筹备会的记录还在——还有一个月,便是启程奔赴湖北恩施的日子了。

今晚的腾讯会议,屏幕里一张张脸庞被小小窗口框住,却框不住那扑面而来的热望与微微的忐忑。时青社负责人点开那凝聚着往届心血的PPT,如同徐徐展开一卷无声的“支教山河图”:从精心设计第一课的教案,到如何握住山里孩子那既怯生又期待的手;从课堂上如何应对意料之外的“为什么”,到课后如何倾听那些沉默背后的心事……目光扫过“安全”二字时,心弦瞬间绷紧:作为队长,肩上担着十四日行程里八位伙伴的周全。负责人详细叮嘱——山路蜿蜒,交通预案务必周详;队员每日的平安汇报,便是抵达彼岸最实在的船票;预案中的紧急联系人,是藏在手机里最后一道无声的护身符。我埋头疾书,纸页上沙沙作响,字字句句都承着份量。

会程过半,负责人提醒:“别忘了带上你们团队过往的项目作品,给孩子们讲讲,也拍几张照片——让那些凝结着山大智慧的小小种子,在恩施的土壤里也生出新的枝叶。”我们开始热烈地构想,如何将曾经那些科普模型、文化图册与恩施的青山翠谷巧妙相融?这已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而是让山大的微光在异乡土壤里生出新枝。支教之“教”,原是在心与心的交叠处悄然生长。

会议结束道别之际,“一切顺利”的祝福声在耳机里此起彼落,如溪流潺潺汇入心田。关掉会议界面,再望向桌角那叠日渐增厚的教案与安全预案,它们仿佛也染上了恩施层峦的苍翠。当安全细节与教学创意在纸上反复碰撞,才真正领会了“力行担当”的重量。

车轮滚动,将载着山大人的书卷气与泥土情,去赴一场山与海、心与心的约定——那约定不在纸上,而在即将被知识与温度点亮的恩施十四日的晨光之中。


【作者:2023级本科生 任嘉诚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