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探寻峥嵘红脉,重焕文物军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长 王纪哲

发布时间:2025/07/04 19:37:55   点击:  

7月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探寻峥嵘红脉,重焕文物军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第一站:姚庆祥烈士纪念馆。

中午,顶着炎炎烈日,队员们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出发,来到了位于即墨区的姚庆祥烈士纪念馆。与我们所期望的不同,里面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有的只是一位老爷爷迎接我们。他说着地道的山东话,走起路来有些许踉跄,热情地为我们打开大门,给我们指路。

厚重的大门打开,映入眼帘的不是荒芜的石板路,而是郁郁葱葱的小林园。慢慢向前,我看到了那矗立在中央的纪念碑,上面写着“和平烈士姚庆祥”。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和平烈士”的称号,不禁充满了好奇。走上草坛边的台阶,就到了主厅,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与之前的景象完全不同。黑色的墙壁上挂满了许许多多的照片事迹,展示姚庆祥烈士值得尊敬的一生。

我们了解到姚庆祥烈士在儿时随母漂泊东北谋生,生活艰苦不易。为了自强和独立,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历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为守卫和平谈判而被美军特务杀害,壮烈牺牲,被授予一等功。我们深感他的大义,不屈不挠,坚守任务,捍卫和平,对此深表敬意。

即将离开时,我拿出接受证明,让爷爷签字,我突然看到——爷爷姓氏是姚!这位爷爷竟然是姚庆祥烈士的亲戚。他告诉我,他的父亲称姚庆祥为哥,自1954起,姚庆祥烈士纪念馆在此建立,他的爷爷是第一位纪念馆的管理员,随后这份责任落到了他父亲身上,现在传给了他。他们三代历经70年,接续传承这一份历史,传承这一份光荣,传承这一份敬重。爷爷的头发已然苍白,向我们谈起这段历史时,笑容满面。他是自豪的,骄傲的;我们是感动的,是崇敬的。百年历史不能忘却,老一辈接过传承的种子,新一辈应让其长为参天大树,开花结果。

访谈已经结束了,离别时我们笑着与爷爷再见。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永远忘不了的是一位步伐有些蹒跚的老人,守着他最珍视的东西。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纪哲 来自单位:信息学院 责编:贾富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