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语新声”推普实践组成员 张钧博

发布时间:2025/07/05 20:05:08   点击:  

7月5日 星期六 晴

理发店大娘递来的搪瓷缸子,杯口磕出个月牙样的疤,像曲家庄在地图上安静蜷着的样子。她为我们倒上茶水,听完我们的话便咧开嘴笑了:“推广普通话?俺庄户人舌头笨,磨坏你们小年轻的耳朵哩!”

就在两小时前,我们“社语新声”推普实践组走进了曲家庄村村口。

这条彩虹路,寓意着变革与进取。地铁的通勤为这座村落带来了太多,走进曲家庄村的那一刻,我就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对新事物的渴望。通往村大队支部的路上,乘凉的大爷好奇地与我们搭话,得知我们推广普通话的来意,便拍着胸脯、带着些许黄土地的豪气说道:“尽管去找俺们村主任!我打包票,恁这么老远跑过来,俺们村儿谢谢还来不及嘞!”

等到了村支部,我们才明白刚刚的大爷所言非虚。我们坐在广播室同村主任聊着。广播室里崭新的无线话筒连着村委屋檐下已经锈迹斑斑的铁皮喇叭,看起来格格不入。当声波从铁皮喇叭中传出,我听到的是三十年的时差。接待员为我们倒水,禁不住笑出来:“当年我用喇叭催活动,现在你们用这玩意儿催学问。”

有了村支部的许可与支持,我们开始在村子里进行初步走访。村路复杂,像乡音韵律曲折,像时间悠悠漫长。我们想起社会调查方法课上老师曾经的嘱托:“尤其是深入乡村的调查,把问卷融入你的对话,而不是把对话装饰成一份问卷。”这大概就是真心换真心,深厚的黄土地养育了淳朴的人民。当我们不在乎白色的鞋子浅色的衣服,而是走上田垄和务农的爷爷交流一年的收成;当我们不固执学生身份的认知,而是认真倾听农人角度的独特见解。那一刻,天气晴朗,万物有光。

“您放心吧!我们就是推广普通话,大家有兴趣的就可以学习。哪有什么磨坏耳朵一说!”我们回应道。大娘只是笑着,用手指了指搪瓷缸,上面是褪了色的“先进生产队”。她开口,字正腔圆地念出这五个字,转而又不好意思地说:“俺就记得这五个字哩!等你们改天来教我,我也想学习,我孙子回家都说听不懂我的话。”

我没有笑。大娘的话让我沉思:推普不是一种覆盖,而是搭建一座桥梁——在方言与官话之间,让亲情可以流动,让文脉得以传承。

我摩挲着搪瓷缸杯口的月牙疤,像胎记,更像钥匙。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张钧博 来自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编:刘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