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四十五周年参访者 杜沣原

发布时间:2025/07/11 20:21:28   点击:  

7月11日 星期五 晴

来到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参加创新创业暑期学校,已是第五天。行程过半,心里像被深圳的雨水浸润着,沉甸甸又暖融融。

上午,我们冒雨登上莲花山。站在邓小平同志铜像前俯瞰,雨雾中的深圳中心区,高楼轮廓若隐若现,像一片钢铁森林扎根大地。旁边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手植下的高山榕,雨水顺着繁茂的叶片滴落。四十五年,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深圳这份“闯”的劲头,此刻无比真切。

我的背包肩带被雨水浸得微潮,里面装着的,是前几天满满的收获。记忆清晰得如同昨日。在比亚迪那天十分震撼。展厅里,一块块电池被粗大的钢针猛地刺穿。我们屏住呼吸——传统电池被刺后起火爆炸,热浪袭来;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竟安然无恙,不起火,不爆炸。讲解员自信阐述背后的安全功夫,这份笃定源于千锤百炼。那一刻,心里既有惊叹,也有感激。是山大这座桥,稳稳地把我们从书斋课堂,渡到了中国制造最滚烫的脉搏上。这份触摸时代前沿的机会,千金难换。

华为松山湖的小火车穿过欧式建筑群,越疆科技的机械臂灵巧工作,点猫的编程世界充满童趣……山大在各企业的校友为我们在每扇窗都打开了新风景。参观校友企业亚略特生物识别公司时,创始人邵宇学长的话中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交流结束,他还热情欢迎我们来实习实践。这份在热爱领域深耕的自豪,是每一位山大人共通的底色。山大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天南海北割不断的温情血脉。

下午,雨势渐歇。深研院的老师们带我们去吃饭。小小的餐馆,几张桌子聚在一个屋,挤得满满当当。老师们挨个问我们吃住习惯,聊几天见闻,像家人般叮嘱寄语,鼓励我们敢闯敢干。热乎乎的饭菜和话语,让我们如沐春风。

雨停后,我和这几天小组的好朋友散步,寻了家小店吃广式甜豆花。嫩滑的豆花浸在微甜的汁水里,熨帖了胃,也松快了心。捧着碗,街灯温柔,我们聊华为的硬核、亚略特的温暖、深圳不眠的灯火,也聊各自心里对未来的念想。

回到住处,窗外的深圳依然灯火通明。我的背包静静靠在椅边,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四十五周年的深圳风华正茂,一代代的山大人亦是。来到山大的这一年,我一直在思考大学的真正含义。在山大深研院的这几天或许是一个参考答案:君子不器,周而不比。在真正成人之前,大学应该充分给予我们机会,去探索自己可能性的边缘。“我们来过,看过,征服过,奋斗过,人生便不虚此行。”


【作者:2024级本科生 杜沣原 来自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