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2 20:10:41
点击:
今日的阳光格外澄澈,一如我此刻的心情,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充盈。作为山东大学“林魂铸梦” 社会实践队采访组成员,我们一行前往河北承德,专程拜访塞罕坝建设者“六女上坝” 之一的陈彦娴奶奶。
活动启动前,得知我们有机会采访陈彦娴奶奶时,我的内心就已按捺不住地雀跃。她不仅是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重要角色的原型,更是一位亲历塞罕坝林场建设全程的前辈。
见到陈奶奶那一刻,我便被深深打动。已经八十多岁的她,依旧精神矍铄——岁月虽在她鬓角描上霜白,在眼角刻下细纹,却丝毫掩不住那份挺拔的气度。这模样,恰如我心中“伟大”该有的样子:历经风雨洗礼,仍如塞罕坝上的落叶松般傲然挺立。
奶奶的故事像流淌的河,一段接一段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她诉说着,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讲到动情处,泪光在眼眶里打转。透过那层水雾,我们仿佛也看到了那段艰苦却滚烫的岁月,我的眼中也不免泛起了泪花。电视剧里未曾细述张曼玲上坝前的抉择,现实中却藏着太多动人的细节:收到上坝通知前,那一个月的等待里,她在期待与忐忑中辗转难眠;父母的担忧与竭力反对,都没能动摇她的决心。当时的她,正站在高考的门槛前,一只脚已快要踏入考场,却在建设祖国的信念感召下,毅然与另外五位女同志并肩,踏上了奔赴塞罕坝的路。那份在人生岔路口的坚定,比任何剧情都更撼人心魄。
大雪、狂风,粗糙的吃食,简陋的住宿、卫生所……陈奶奶的描述,比电视剧中的画面更具穿透力,让那段岁月在眼前清晰得仿佛伸手可触。除了塞罕坝上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陈奶奶更让我们看到了林场建设者们昂扬的精神面貌与丰富的集体生活。那时的工作虽然又苦又累,但没有人懈怠,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比着谁干得更快、做得更细。在这样一个为了共同理想拼搏的集体中,再苦的日子也透着精神的富足。
临别时,陈奶奶坚持送我们到楼下,挥手注视着我们走远。今日不仅有幸遇见传奇,更亲手触摸到了塞罕坝精神最鲜活的模样------那是老一辈用青春和坚守种下的信念,也是我们这代人应当接力守护的精神火种。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张礼铭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