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核大学清华周活动参加者 赵晨旭

发布时间:2025/07/14 19:51:29   点击:  

7月14日 星期一 晴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惠州学院的校园,2025世界核大学清华周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代表,我满怀期待与憧憬踏入这场汇聚核领域顶尖智慧与力量的盛宴,心里早已预感到这将是一段在交流中收获成长、在碰撞中启迪思维的珍贵旅程。

开幕式现场,多位核领域的权威专家登台致辞,传递对核能发展的期许,为这场交流盛宴定下专业热忱的基调。杨星团教授深度讲解了清华低温堆,从1964年起步的概念研究,历经原型堆建设、技术突破,到如今推广应用于供热、海水淡化等场景,时间轴上的每个节点都饱含科研团队的坚守,那些技术攻坚的故事,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创新背后的执着;夏佳文院士分享了“离子加速器助力人类社会发展”,从基础科研对粒子物理研究的推动,到医疗领域为肿瘤精准治疗开辟新路径,再延伸至能源、材料改性等行业应用,一个个鲜活案例拓宽了我对核技术价值的认知边界。其中,来自阿根廷的阿贝尔院士关于“直面辐射恐惧,应对核复兴挑战”的演讲尤为令我印象深刻。他用详实数据、真实案例剖析了公众对辐射的误解根源,讲解了科学的辐射防护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有效沟通、科普消除大众偏见。特别是那张不同动植物急性致死剂量的对比图表,直观又震撼,让我深刻意识到科学传播对核能发展的关键作用——只有公众理解、支持,核能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傍晚,我们小组开展讨论,白天的知识盛宴成了讨论的核心素材。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一位来自巴西的留学生刚好对这方面有所研究,侃侃而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技术细节聊到行业趋势,思维碰撞间不仅加深了对白天内容的理解,更生发出不少新的思考,比如“跨领域合作是否能加速核能技术落地”这样的新方向,让这场讨论格外有价值。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今天一天的活动中,从对开幕式的期许,到演讲的知识洗礼,再到小组讨论的思维延展,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收获满满。希望我能在这场核能交流浪潮中与伙伴并肩前行,向科技深处奋进,让这份多元交流的热忱在求知路上持续升温,也让自己在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滋养中不断成长。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赵晨旭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