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风童行”实践队队员 赵栩

发布时间:2025/07/17 20:12:51   点击:  

7月17日 星期四 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如果用诗句来定格今天的课堂,我想莫过《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这一阙。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用《诗经·小雅·小旻》中的此句来表现我的心情可能过于夸张,但却能真实反映我从备课一直到课前的内心。备课的那几个夜晚,我反复咀嚼《诗经·小雅·鹿鸣》。面对一群刚识拼音的孩子,我担心晦涩的诗句会让他们茫然,也忧虑自己无法把千年前的文字讲得生动。如何让“青青子衿”不再只是课本上陌生的四个字?如何让“呦呦鹿鸣”从纸面上跃然而出?我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各种设想:把“衿”字比作孩子们校服的衣领,用教室里的扫帚当作“琴瑟”,让他们模仿小鹿吃草的样子......直到站上讲台前,我仍在想:他们会听懂吗?会喜欢吗?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我很庆幸有一群帮助我规划课堂的队友,也很幸运遇到了一群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课堂上的每一个互动,每一次欢笑,都超出了我最初的期待。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不断地与孩子们互动,时刻与现代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孩子们理解“风雅颂赋比兴”的含义,同时利用角色扮演来让孩子们更好体会《小雅·鹿鸣》所表现的其乐融融、“和乐且湛”的宴会氛围。但供给我最大动力的,仍是孩子们清澈的眼眸和积极举起的小手。当他们努力用语言和动作回应我时,我只觉内心澎湃,为备课熬夜产生的疲惫感突然只让我觉得微不足道。课后回看照片时,孩子们抬起的头、高高举起的手以及白板上的汉字与拼音仿佛都是我与长丰县左店镇的孩子们相识相知的见证者。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鹿鸣》里的宴会终会散场,可诗与童心的相遇却会长久地留下印记。《诗经·小雅·鹿鸣》中周天子可能为主,列卿可能为客,但今天的我与孩子们哪位是主,哪位又是宾?细想来,在这场特殊的“宴席”中,主客之分早已模糊——当我将《诗经》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时,他们却用最纯真的理解,为我打开了一扇重返诗意世界的门。那些稚嫩却真诚的回应,那些充满想象的解读,何尝不是孩子们回赠给我的“筐中之礼”?而他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不正是在为我“示之周行”吗?三十多个童声齐诵的诗句,与窗外沙沙作响的玉米叶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跨越古今的动人乐章。

或许正如《鹿鸣》所喻示的,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宾主尽欢的宴饮。我们互为宾客,也互为主人,在诗与远方的交汇处,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相契。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赵栩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一晗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