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7 19:17:04
点击:
作为青耘经世队的一员,今天跟着“返家乡”实践活动走进历城时,我终于懂了“青鸟归巢”这四个字的分量。出发前总觉得“青鸟计划”是个抽象的名词,直到双脚踩在这片热土上,才真切感受到它像座有温度的桥——一头连着我们大学生对成长的渴望,一头系着家乡对新鲜血液的期盼。

清晨的阳光把历城晒得透亮,区政府会议室里,组织部老师拆解人才政策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令我记忆犹新。他指着住房补贴条款说“这是给你们扎根的底气”,那些曾在官网见过的条文,突然变成了能触摸到的机会,就像夏日里的一阵风,吹散了我对未来的迷茫。
走进历城党史馆时,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不仅有标志性的历史图片和文物,还利用现代投影技术让我沉浸式地走过了那些光辉岁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4岁渡江英雄马毛姐,六次横渡长江,在枪林弹雨中送三批解放军登岸,毛主席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来嘉奖她。因此我懂得了“要带着历史温度看家乡”,那些课本里的奋斗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由无数个和我们同龄的年轻人,用热血写就的真实故事。
接着,我来到了力诺集团。一进入,我就走过了一条特别的“时光隧道”,这里展示着力诺集团的发展历程。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现在已经建立起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每一步都不容易。看着这些介绍,我感受到一个企业在时代浪潮里努力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让人佩服。一进到宏济堂博物馆,我就被雕刻着百草的黄铜地板吸引了,再看看那些陈列的古籍医案、炮制器具,仿佛能听到它们诉说着百年来“宏仁广布,济世养生”的初心。随后,我来到力诺瑞特零碳馆。在这里,工人和现代化机器一起协作,场面格外震撼,我也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新能源的巨大潜力。
最后,我来到济钢四新产业园。2017年,济钢集团面临关闭钢铁产业链后的难题,比如安顿员工、转型升级,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向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探索。曾经主要生产钢铁的济钢,现在在空天信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合上笔记本,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满归途。今天走过的每一步,都沉甸甸地装满了触动:政府会议室里那份关于“扎根”的郑重承诺,党史馆里少年英雄穿越时空的勇气回响,力诺展厅里匠心与科技的百年对话,济钢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新兴产业之光……
那么,我能做点什么呢?也许,就是从此刻开始,不再把自己当作匆匆的过客或旁观者。毕竟家乡的明天,需要每一只归巢的“青鸟”,都勇敢地张开翅膀,哪怕只是扇动一小片属于自己的星光。
【作者:2024级本科生 董昕妍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王一晗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