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车协“云中牧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卢茂阳

发布时间:2025/07/19 20:15:23   点击:  

7月19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骑行抵达呼和浩特后的第一天,也是进行“万里边疆、强国有我”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寻内蒙古乳业、农畜业、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和需求,因此我们选择了在首日前往基层探寻这些特色产业在基层的应用以及基层独特的发展模式。

实践的开始远比想象的困难。清晨就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待到我们实践小组打车到达我们的实践地——讨思浩村时,雨已经下得非常大。我们冒着雨水前往讨思浩村的家庭农牧场,见到了农牧场的当日负责人李宏辉阿姨。进入农牧场,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类似大棚的大厂房。一行红色的标语显得非常醒目:“发展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厂房,一个完整的农牧场布局展现在我们眼前。虽然农牧场并不大,但是各区域的划分却十分完善,进而发展成如今的兴盛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李阿姨向我们介绍,这件厂房里种植的几乎都是阳光玫瑰,采用完全天然有机的种植方式,销售给呼市等地的居民。

访谈过程的氛围十分轻松。李阿姨为我们每一个来访的组员沏茶,我们一起聚在茶桌上就农牧场的发展历程、现实需求等各方面展开提问。在深入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此家庭农牧场的发展模式与特色发展路径,也能从中感受到作为一家经营范围较小、产量有限的小公司的发展,通过会员制像会员提供土地认领等中高端服务,致力于引领生活的新态度。他们将目标人群逐渐铆钉在家庭和退休人群,但也提出较少年轻人愿意前往的无奈现状。在与李阿姨的交谈中,她的话语中透露着对美好经营理念的追求,同时也感受到此经营模式下推动进一步宣传的重要性。雨停了,访谈结束后,跟随负责人我们一同参观了整个家庭农牧场。一排排的菜地、一株株蔬菜果苗、不同品种的鸡鸭鹅兔、广阔的娱乐场所......

在与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愈发感觉到农牧场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在如今快节奏、内卷的社会中,他们的坚持显得十分珍贵,我想也需要有人通过这种方式作为市区人民的一片净土。走在露营地之中,我仰望着远方,远处的大青山连绵不绝,真可谓“天与人与山与水”。

下午我们前往了讨思浩村发放相应问卷,并收据数据。我们走进村委会和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了十分完善的基层治理图景。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管理模式,各网格党支部的星级评定,各种评议会完善的理事制度,以及作为农产品主产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交谈中,我们受益良多,看到了不同的社区治理图景,也感受到城市中村落不一样的风采。

走完一天,突然发觉,呼市人民的状态其实是松弛的。他们没有那么快节奏的生活图景,甚至男女老少都必须在十一点半到下午两点半的时间段内午休,他们似乎不会给自己设置过高的指标,这才给了家庭农牧场回归田园牧歌提供了基础。我想,这似乎便是北疆产业文化品牌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同感受大青山下不一样的生活面貌。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卢茂阳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王一晗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