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成员 张子涵

发布时间:2025/07/20 20:31:02   点击:  

7月20日 星期日 晴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崭新的一天在熹微中开始。远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舒展,像一卷未干的水墨,踏着缀满露珠的青石小径,我们向金银山书院走去。

书院内,"文学灯火映乌蒙"的讲座主题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著名作家叶辛携《情在贵州山水间》著作登台,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讲座上,叶辛老师以文学为引,探讨文学如何映照时代精神,他向我们讲述了他与贵州的故事,青年时期的叶辛怀抱青涩理想踏上贵州山乡的土地,十年七个月的知青岁月里,赤水河畔的晨雾漫过青石,苗岭深处的篝火跃动山影,群山褶皱间沉淀的岁月最终化作笔尖流淌的诗意。煤油灯晕染的剪影与群山轮廓重叠,稿纸上的文字在山风中沙沙作响,铸就了作家与这片土地的永恒羁绊。

透过玻璃窗,我抬头望去,贵州山水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恍惚间竟与叶老师笔下"山川巨变"的意象重叠——那些曾被他写进《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石山褶皱,此刻正以崭新的姿态舒展在眼前。

"贵州山水不仅是背景,更是人物命运的魂灵。"他以文学家的敏锐,将山川巨变与百姓生活淬炼成文字的温度,诠释着创作的真谛。书香四溢的金银山书院内,文学之灯被点亮。他以自身创作经历为脉络,深刻剖析文学创作与时代脉搏的共振关系。叶辛老师强调,作家当如敏锐的猎人,在贵州这片日新月异的热土上,于山川巨变与百姓生活的深处,捕捉时代跃动的新意。他深情指出,唯有将心紧贴土地、情系人民,笔尖流淌的文字才能真正拥有打动人心的温度与力量。

讲座尾声的余温还未散尽,我已推开了教室的玻璃门。指尖触到裤袋里被体温焐热的笔记本,纸张褶皱间还残留着方才记录时的力道。教室里孩子们清朗的读书声传来,透亮如初春解冻的溪流。这场讲座像一粒火种,燎亮了我心中的支教热忱:我们不仅是传递知识的信使,更是点燃火把的人。文学灯火映亮乌蒙天空,时代的"新意"正闪烁在孩子们眼眸的星光里——这或许就是叶辛老师所说的,文学与时代的最美共振。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张子涵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王莉莉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