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1 19:51:24
点击:
呼和浩特的天空澄澈晴朗,清风徐来,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今天是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远征队在呼和浩特的第二天,也是本次远征至今最富收获的一天。我们伴着凉爽的风,走进了即将揭牌的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走进坐落于呼和浩特国家大学科技园内部的研究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雪白的墙壁,温馨的灯光以及整洁的展厅,虽未装修完毕,却已然可以管窥正式运营之后忙碌却又井然有序的研发场面。随后,我们在团队指导教师冯守刚、范泽斌、孙传宁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进入研究院对院长祁庆生教授进行了采访。
简单的衣着难掩祁院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他一见到我们便热情招待,关心备至。想到祁院长刚下飞机便匆匆赶到研究院为我们答疑解惑,我内心对这位学者的尊崇感油然而生。祁院长用温和的语调向我们讲述研究院的建设历程,提到这是山东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在边疆地区部署的重要研究院之一。望着窗外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我们深深为自己能成为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的第一批学生访客而倍感荣幸。
问答环节中,我们向大家分享了这两天社会实践调研的见闻,还就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向老师们踊跃提问,祁院长和老师们热情细致地一一解答。从中我们了解到,研究院前期聚焦于生物制造领域,同时还在本地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接各类信息,参与本地调研,深化院校合作,要将山东大学的科研优势与内蒙古的资源禀赋深度融合。这里未来必将成为山大人在内蒙古发展的“落脚点”与“温暖家园”。回顾一路骑行所见所闻,我们领悟到:“服务边疆”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扎根这片土地,用专业能力踏实做事的行动担当。
谈及我们的骑行远征,祁院长也十分感慨。我们21名队员从山海关出发,途经内蒙古、甘肃、青海等边境地区,在途中调研边疆建设情况。听了我们的介绍,祁院长流露出赞许的神情,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意义非凡,既能让大家深入了解边疆,也能将所见所闻带回校园,传递边疆发展的鲜活故事。
回顾此次研究院的探访之旅,祁院长的学者风范让我记忆尤深。在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之后,祁院长需要在青岛与呼和浩特之间来回奔波,在山东大学和内蒙古研究院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祁院长为学术、为山大、为国家的奉献精神使得他愿意克服旅途奔波,为祖国的边疆建设添砖加瓦。我想,在祖国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像祁院长这样气质儒雅、幽默风趣、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们为了心中的信仰而不断奋斗着。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郭怡心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莉莉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