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1 20:12:19
点击: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山东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组织的“资助育人·全球视野”海外项目。这是我第一次远出国门,八天的新加坡访学,从未感受过时间过得如此飞快,在这段时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回忆起这八天的访学,从落地震撼的樟宜机场,到参观鱼尾狮公园、历史博物馆、植物园;从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短期课程,到参加新中青年领袖论坛......这次行程注定是让我终身难忘的。
记得站在鱼尾狮公园,阵雨刚歇,天空还晕着灰蓝,狮口喷溅的水花裹着潮气扑在脸上。导游Tony老师指着雕像笑说:“狮头藏着‘Singapura’的传说——古王子登岛时,误将丛林异兽认作狮子,便称此岛为‘Singapura’(狮城);鱼身呢,暗合新加坡早年渔村的血脉。”我望着狮身水珠折射的光斑,对岸滨海湾金沙酒店的玻璃幕墙正映着云隙漏下的阳光,新旧景致在雨雾里奇妙交融。听过老师一番讲解,原来这尊雕像不只是打卡地标,更像城市的基因链:狮头牵住传说里的勇气,鱼身驮着海洋馈赠的生机,驮着新加坡从渔港到国际枢纽的跃迁。我突然懂了,文化交流里,最动人的恰是这样的“解码”时刻,让异乡风景化作可触摸的故事脉络。
几乎每天下午,我们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组织的短期课程,这五天的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的。虽然我手里攥着先前查好的AI术语表,但是耳朵在全英的氛围下还是有点“钝”。Edmund老师讲生成式模型原理时,“Neural Network”“Variational Autoencoder”这些词像串珠似的滚过来,偶有几个没接住,只能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不一会儿,我的笔记本上已经画了半页“密码”——把“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写成“GAN”,在“Statistical methods”旁标上“统计方法”。
老师讲案例时语速稍快,我有个关于数据模型的词没听清,正想翻词典,邻座的女生悄悄碰了碰我胳膊,递来她的笔记:“是‘Over fitting’,过拟合,刚查的。”她是学市场营销的,后来讨论AI应用时,她用中文小声帮我捋英文思路:“就是说,AI生成模拟数据,你们医学生能练诊断,我们能练用户画像。”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不用硬扛着,记不住的词可以一起查,卡壳的表达可以用彼此熟悉的语言搭座桥,这样学习效率就很高。下课前Edmund老师提问,我跟着她的眼神示意,居然用英文接上了半句话,突然感觉适应UNS的课程好像没那么难了。

在回国前一天,我们参加了新中青年论坛,和来自中国和新加坡近800名青少年,围绕“同心协力,共创未来”开展交流,共叙中新友谊、同庆中新建交35周年。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主动选择新加坡当地青年组成小组,围绕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绿色低碳等方面深度交换见解,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英语和中文互相穿插,正印证了活动“双语双文化,世界无限大”的精神。在聆听他国声音的同时,我们山大人将山大精神、文化和价值向国外传达。
小组汇报聊到社会治理时,新加坡女生Chelsea在手机上展示了一个简单的地图,用英文说:“新加坡很小,所以我们有‘社区领袖’制度。”见我微微蹙眉,她立刻换成中文补充:“就像你们的‘社区网格员’,能快速帮居民解决问题。”我赶紧接过话,用英文讲起济南社区的“红色管家”,说到“调解邻里矛盾”时想不起对应表达,便用中文说“让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她立刻点头说:“Like community big family!”这样和他们交流很有意思,他们锻炼中文,我们锻炼英文。

暮色漫过新加坡河,回国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正值新加坡国庆日焰火彩排,欣赏着烟花表演的同时,总结这八天行程带给我的收获与成长:鱼尾狮前解码城市基因,课堂里医思与AI共振,论坛上共筑中新共筑友谊之桥。山大“资助育人·全球视野”推开的不仅是国门,更是帮助山大人在差异中聆听、碰撞中生长的窗口。当异乡传说照进现实,方悟全球视野是双脚丈量的温度,是双手相携的默契。山大赋予的,正是将远方风景,酿作拓宽认知的星光,照亮我们在交融中寻求真理的路。
【作者:2022级本科生 侯昭良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王莉莉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