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6 20:00:50
七月下旬,在电气工程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科技实践团一行怀着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奔赴广东,开启了一段融合红色教育与行业实践的旅程。从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到科技涌动的电力企业,从应急抢修的神经中枢到电流奔涌的超级工程,短短数日,我们深刻触摸到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强劲脉搏与时代担当。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肃立在红花岗上,门廊、墓碑、纪念碑,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后续的科技实践注入了深沉的精神力量。广州供电局的座谈会为我们打开了了解现代电网发展的一扇窗,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电力行业的未来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体系与思维模式的全面升级。穿过骑楼斑驳的拱廊,我们走进了被称作“广州电力祖屋”的华安楼,台风“彩虹”抢修纪录片尤其触动人心,彰显了电力人“逆行”的铁血担当;紧接着探访的猎桥变电站,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城市能源心脏的精密运作,这座现代化的变电站,如同一位精准的脉搏调节师,将高压电安全、高效地转换并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聚焦西电东送大动脉,我们前往南网超高压公司座谈交流,工程师详细讲述了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追赶到领跑的辉煌历程;在龙门换流站,理论的震撼瞬间转化为视觉的冲击,数层楼高的换流阀塔宛如银蓝色的钢铁巨人巍然矗立,这条通道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减少煤炭消耗数百万吨,真正让西南的清洁水电点亮了南粤大地的璀璨灯火。在深圳供电局,我们深入体验了“数字电网”的魅力,深圳局智能化、数字化电网建设再次印证了科技赋能下电力应急能力的飞跃提升。
红色洗礼奠根基,城市脉搏探核心,直面天灾见硬核,超级工程撼人心。华安楼斑驳砖墙上,台风抢修影像里的血痕未干;龙门换流站阀厅中,电力设备的蓝光静默闪烁。它们交织成一道命题:电力之光,是科技之光,更是使命之光。愿我们以今日所见为方向,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属于山大人的光和热。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孙丰詹 来自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