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6 20:00:52
七月的午后,阳光把消防基地的训练场烤得发。当教官喊出“下一个”时,我攥着消防水枪的手心,已经沁出了一层薄汗。
下午的消防培训基地比想象中更“硬核”。空气呼吸器的面罩扣在脸上时,橡胶边缘紧紧贴住皮肤,吸气时传来轻微的“嘶嘶”声。“记住,压力表低于6兆帕时必须撤离,面罩漏气就用手按住密封垫。”教官的声音透过面罩传进来,虽有些沉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跟着口令一步步检查、佩戴,当确认呼吸顺畅的那一刻,突然懂了为什么消防员能冲进浓烟——这身装备就是穿梭于绝境中的底气。
在灭火器讲解环节中,教官把一个红身黑顶的干粉灭火器摆在地上,像展示勋章般拍了拍罐身。教官依次向我们演示了拔销、握嘴、压把三个关键动作,弯腰、伸手、按压,每一个步骤都干脆利落。我盯着那个被教官反复操作的铁罐子,突然意识到,这个铁罐子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重要的生存智慧。
最震撼的是消防水枪使用。高压水流从枪口喷涌而出,我差点被反作用力掀得后退。“稳住!胳膊别晃,跟着水流调整方向。”教官的手搭在我肩上,帮我稳住摇晃的枪身。水柱在地面砸出扇形的水花,阳光穿过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彩虹。我突然想起新闻里的消防员,他们抱着比这粗三倍的水枪冲进火场时,要对抗的何止是水流的力量?是高温,是浓烟,是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
返程时路过基地的荣誉墙,照片里的消防员们举着水枪笑得灿烂,背后是被扑灭的火场废墟。原来勇气从不是天不怕地不怕,而是明明知道危险,却因为肩负着责任而甘愿站在第一线。
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心,还残留着水枪握把的纹路和空气呼吸器背带的压痕。那些曾经觉得枯燥的规程、重复的练习,此刻都变成了心里的铠甲。或许就像培训中心耿老师说的那样,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等别人来守护,而是自己先学会了守护的本领。这一天的课程比任何教科书都更让人明白:能好好活着,能护住身边的人,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而那些藏在背带扣、水枪扳机里的知识,最终都会变成面对生活的勇气。
【作者:2024级本科生 李易达 来自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