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润童心支教队成员 张子豪

发布时间:2025/08/05 20:40:07   点击:  

8月5日 星期二 晴

晨起推窗,雾霭如乳白的溪流漫过小镇,清凉之气扑面而来。窗外是椿木营中小学的教室,屋顶的瓦片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方简陋天地,便是我们今日播撒微光的所在。

上午,田老师在低年级的教室里讲起法律常识。孩子们端坐在吱呀作响的旧木桌前,目光追随着田老师的PPT,时而凝神,时而骚动。当讲到“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一个孩子怯怯举手:“老师,那警察叔叔会不会抓走我爸爸呀?”稚声一问,竟引得哄堂大笑,随后又倏忽静默。田老师俯身安抚,那孩子眼中疑惑渐散——原来法律并非冰冷的文字,而是可以守护睡眠的温软臂弯,这堂课在他们懵懂的心田里初埋下了秩序的嫩芽。

下午轮到我与田老师配合,在PPT中展示几张云霞的照片,让孩子们尽情涂鸦。起初面对变幻的云影,孩子们有些茫然。田老师轻轻点拨:“看这朵云,像不像一只卧着的小狗?”瞬间,无形的云被稚嫩的笔触赋予了生命,有画成房子的,有的绘成小船的,想象力破云而出。接着田老师教他们三原色的秘密,当黄与蓝在纸上相遇变出嫩绿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仿佛目睹了山间魔术——原来色彩不只是用来涂抹的,竟是造物的密码;方寸纸页之间,霎时铺开了他们未曾想象过的斑斓天地。

夜幕降临,我们被邀请参加镇上一年一度的长桌宴。长桌蜿蜒如龙,各家端出腊肉、糍粑、鲜蔬,香气蒸腾弥漫。苗族姑娘们盛装登场,裙裾翻飞似蝶,歌声清亮如溪流击石;篝火燃起时,红光映照着每一张笑脸,大家手拉手围火旋转,暖流自掌心直抵心间。待火焰渐息,炭火堆里煨熟的玉米与土豆飘出朴实的焦香,我们围坐分食,暖意混着炭火的微香在口中化开——人情与食物的温热,在火光摇曳里融成一片,竟比满天星斗更接近穹顶。

归途踏着星光,山风拂过微汗的额角,心中却无端沉静。孩子们在普法课上仰起的面孔,涂鸦时挥洒的毫无顾忌的彩笔,以及篝火旁苗族姑娘旋转的裙摆,皆在夜色里缓缓沉淀。

原来所谓支教,并非单向的照亮。山居数日,我恍然明白:教育的本质,原不在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种、唤醒沉睡的感知。苗家姑娘的舞姿、孩子们笔下新生的绿意、炭火煨熟的玉米香——这山间万物都在诉说:真正的学习,是让眼睛重新认识云朵,让耳朵为陌生歌谣而打开,让心灵对土地与烟火生出敬意。每一次俯身倾听孩子的问题,每一次接过家长们的问候,我们何尝不是在拆除内心固有的壁垒?这壁垒之外,原来有更辽阔的生活与更本真的欢喜——所谓启蒙,其光芒最终照亮的,或许正是启蒙者自身被世俗遮蔽的心灵。

恩施的群山如沉默的圣哲,以云岚与篝火为笔,在灵魂深处悄然写下:当我们尝试为他人点亮一盏灯,那光最终竟返照回来,烛照了自己未曾觉察的幽暗角落。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子豪 来自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 责编:王一晗 冯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