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20:03:14
点击: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尾声,像一场无声的雨,悄然浇在心上。我望着实验室里还散发着温热的仪器,思绪仍在那些日夜的拼搏里打转。从最初报名时的忐忑,到筹备模拟赛的忙碌,再到正式参赛的四天三夜,这约莫两个月的旅程,似一段布满荆棘与繁花的路,走过来,满是感慨,此刻我借着今日经历,把这一路的滋味,融进字里行间。
我本就对电子设计满怀热爱,得知要征战电赛e题,既期待又紧张。备赛期间,我和队友们一头扎进资料堆,从视觉算法到PID算法理论,从机械结构设计到系统集成调试,每一项都反复钻研。模拟赛时,我们就因硬件问题吃过亏,本以为正式赛能避开,可四天三夜间,暮色透过实验室的窗,给仪器镀上层昏黄,小车姿态控制的问题仍像团迷雾,PID算法的参数在示波器上跳着无序的舞,电机偶尔突兀的震颤,似在向我们宣战。
当发现是硬件与算法协同出了偏差,没人推诿。负责硬件的队友仔细的检查每一根杜邦线是否接对,我和另一位队友迅速调整参数框架,重新梳理代码逻辑。我全神贯注敲击键盘,逐行检查代码,实验室的空气里,是键盘敲击声、元件调试声,还有彼此心照不宣的坚持,我盼着能快点找到关键问题,让进度往前推。
四天三夜,如一场浓缩的跋涉。争论时的面红耳赤,攻克难题后的畅快,陷入困境的烦闷,都成了这段旅程的注脚。交出的作品虽不完美,却满是成长痕迹。协会老师和学长给的机会,让假期满是充实。电赛这条路,问题是泥土,经验是种子,争吵与欢笑是阳光雨露,收获的成长果实,往后想起,定带着暖意,因为我知道,每一步崎岖,都成了向上的阶梯。
【作者:2024级本科生 熊国庆 来自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张穆楠 朱若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