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21:45:03
点击:
看到微信公众号推送的2025年青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入选团队名单,我迫不及待地点开,开始尝试划找我们团队的名字。突然,“为此青绿调研团”的名字映入眼帘,我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我们作为山东大学唯一一支团队,成功入选团中央社会联络部等单位主办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全国专项实践活动!
记忆回溯到初抵淄博市原山林场的那个清晨。车子刚驶近林场,清新的空气便裹挟着松针的清冽与腐叶的温润扑面而来,深吸一口,连胸腔都似被草木的芬芳涤荡得澄澈。站在林场入口远眺,连绵的绿意顺着山势起伏蔓延,那一刻我便笃定,这场生态文明调研实践,注定是一段镌刻心底的旅程。
我们的实践首站,是静谧的石炭坞营林区。踩着护林员们数十载踏出的蜿蜒山路,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戴上手套、拿起修枝剪,我们跟着护林员学习修剪枯枝,既要剪去枯败枝条,又不能损伤健康枝干的韧皮。阳光透过树冠,在肩头烙下灼热的印记,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脚下的泥土里。护林员张义清坚守深山数十载,即便退休后仍对山林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他的事迹如同一座灯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原山林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内核。
走进林场智慧监控中心,我们仿佛踏入了科技守护生态的“指挥中枢”。巨大的电子屏上,近100座监控点的实时画面清晰切换,如同一双双敏锐的“电子眼”,将4.5万亩林地的每一处细节尽收眼底。“看,这是雾透功能,可以穿透浓烟大雾准确找到火点。”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为我们介绍,智慧监控时刻为山林筑牢安全屏障。
我们还来到白虎山社区,开展以“红色基因育新苗,绿色发展护家园”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我们向社区的小学生们讲述焦裕禄种泡桐防风沙的故事,并结合原山林场的感人事迹,科普森林保护知识。当问到“我们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时,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不乱扔垃圾”“不折树枝”“告诉爸爸妈妈少用一次性筷子”,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看着他们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听着他们积极地互动回应,我们知道,绿色发展的种子已悄然在他们心中扎根。
如今,这次调研实践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原山林场的山林、监控中心的设备以及社区宣讲的画面,都如同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口号,更是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用双手去实践的伟大事业。作为山大学子,我愿以这段“青绿之旅”为起点,用青春行动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李坤泽 来自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谢婷婷 冯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