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新志愿者 崔腾辉

发布时间:2025/09/01 21:30:12   点击:  

9月1日 星期一 晴

周末两日,秋雨淅沥,气温悄然下降,仿佛天地正以庄重之姿为新学期的到来做着准备。而周一清晨,当我穿戴整齐志愿者马甲,走向迎新岗位时,阳光恰好穿出云层,校园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气息。这场由雨转晴的自然变换,恰似我内心的历程,从最初怀抱着一份单纯的志愿服务热忱,到真切体会到自己正处在新兴学科发展与教育转型的前沿。

我所在的学院刚刚实现转型升级,正式命名为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更改,更是一次响应国家战略的使命升华。在迎新间隙,我凝望学院崭新的条幅,“低空科学”这四个字让我倍感分量与光荣。我们学院正在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超前布局国家急需专业,系统性培养创新人才,全力引领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担任迎新志愿者,我更加明晰自身所承载的时代重量。低空领域的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更需要跨界融合的思维与真实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研究生应当主动拥抱的学习方式变革。

迎新工作中,最难忘的是我帮助的第一位新同学。他在姐姐的陪伴下踏入校园,我接过他们手中沉甸甸的行李,一路引导他们熟悉这个即将成为新家的环境。姐姐不时叮嘱生活细节,眼中交织着骄傲与牵挂。当我最终把行李安置在宿舍,移交到新同学手中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一刻扮演的多重角色:不仅是志愿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家校之间的桥梁,也是他们大学旅程中的第一位引路人。这样细微却珍贵的成就感,让我格外珍惜。

雨止天晴,阳光洒落,校园中的每一处景致都仿佛焕发新生。我将带着这份体悟重返科研学习的日常,努力成长为一个既深耕专业、又胸怀产业的“紧缺人才”。愿在这片无垠的低空天际线下,不仅留下自己求索的足迹,也更铭记那些温暖的人际相遇和志愿活动中滋养心灵的每一刻。


【作者:2024级硕士生 崔腾辉 来自单位: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谢婷婷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