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21:08:46
点击:
9月2日傍晚,收到“迎新已完成,所有物资均已搬回仓库”的消息,我坐在迎新广场,看着暮色里渐次亮起的路灯,才发觉衣服上还沾着布置展台时没擦干净的胶水,裤脚的雨水痕迹早已干透,留下一圈圈浅白的印子。
回溯这个夏天,7月初的蝉鸣里,得知了曾负责过毕业文创大礼包设计的我,在暑假又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负责环境学院2025级293名新生的文创大礼包。我在电脑上不断地设计底稿,与老师沟通交流后不断修改,与商家尽心尽力对接,给笔记本扉页印上趵环境的字样时,给杜邦纸袋画上“环境”专属的院楼时,总忍不住想象新生拆开礼包时的模样——就像去年的我,捧着学长递来的礼包,觉得那枚小小的礼包里,藏着整个专业的温度。

迎新前一天的雨来得猝不及防。我们搬着展板往迎新广场走时,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下来了。雨水顺着展板边缘往下淌,我们的衣服湿了大半,却没人提停下。风裹着雨丝吹过来时,王凯学长突然说:“你去年来报到时,我们也在雨里搭过这个展板。”我愣了愣,突然想起大一那天,撑着伞站在展台前的自己,看着学长们冒雨搬东西,心里满是踏实。所谓传承,早就在某个雨天悄悄埋下了伏笔。
9月1日是周一,我有早课。清晨6点半的校园还很安静,我咬着包子往迎新点跑,7点准时站在学院仓库,接过这蕴藏着学院关怀的大礼包,开始了迎新。“同学,请出示你的准考证,身份证,学籍档案和录取通知书”这句话我重复了不下五十遍,直到上课铃快响了,才把岗位交接给其他志愿者。中午下课铃一响,我没去食堂,直接往迎新点赶。绿色通道的注册台前围着几位家长,我帮一位同学填资助申请表时,他妈妈不停说:“你们太贴心了,孩子来这儿我们放心。”我想起去年爸妈送我来,老师也是这样耐心解答疑问,校车师傅帮我们搬行李时,还笑着说“山大就是你们的家”。学校和学院给予的温暖,从来不是抽象的话语,是雨天里的展板,是摆渡车上的笑脸,是此刻我能递出去的一份帮助。
最忙的时候,其实大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正午的太阳毒辣,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贴在脖子上发痒。可此时,有位新生找不到宿舍,我自告奋勇,依旧义无反顾陪着他去了宿舍,找到了他对应的宿舍,找到时他手里还攥着我们学院的文创钥匙扣,说“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山大礼物”。我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突然忘了饿,也忘了腰上的疼。原来把“环境人”的信念传递出去,是这样具体又鲜活的快乐。
今天傍晚,看着新生们跟着学长学姐往宿舍走,有人手里还提着我们做的文创帆布袋,风一吹,袋子上的“绿水青山”轻轻晃动。在山大的这一年,我从一个懵懂的新生,变成了能为新生撑伞的人。我渐渐懂得,学院教给我们的,不只是环境科学的知识,更是“把温暖传下去”的心意。就像我们守护的绿水青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这份属于山大的人文关怀,也需要我们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传递给每一个新来的“山大人”。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高照凯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