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21:21:19
点击:
作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4级的学生和2025级同学们的朋辈辅导员,今天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走访了2025级新生的宿舍。推开一扇扇门,看到略带青涩却充满期待的脸庞,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
对我来说,成为哲社学院的的朋辈辅导员是践行“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理念,将优良学风、宝贵经验进行创造性转化,帮助新同学们突破适应期瓶颈、实现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从学习方法的调整到生活节奏的适应,从专业方向的困惑到社团活动的选择,我们都是他们的“第一应答人”。
谈话内容是我们团队反复讨论过的——不过于正式以免增加压力,也不过于随意以免失去引导价值。我们聊济南的天气,聊食堂哪个窗口的菜最实惠,聊理综楼哪个教室最适合自习;也聊社会调查的入门技巧,聊大学四年如何规划。这些看似轻松的交谈背后,是学院“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通过同龄人的视角,帮助新生们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软着陆。
作为朋辈辅导员,我深深体会到这一制度的独特价值。我们既是信息传递的桥梁,将学院的资源与关怀转化为同龄人更易接受的语言;也是情感支持的纽带,在老师之外提供另一种亲近的求助渠道。为了解答新生们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梳理专业知识,这何尝不是一种深度学习?看到新生眼中的困惑逐渐消散,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
回寝室的路上,手机里已经收到了几条学妹们发来的消息——关于借书流程的疑问。我停下脚步,在路灯下一一回复。哲思如明灯照亮前路,社情若春水润泽心田。这份朋辈之约,是思想的接力,更是温暖的传递。我们相信,微光点亮星河,心语终成回响。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张一淼 来自单位: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编:谢婷婷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