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3 20:45:07
点击:
9月3日,是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身为山东大学人事部的一名新进工作人员,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在屏幕前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雄壮的军乐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的方队以铿锵的步伐走过长安街,当一架架承载着国之重器的军车驶过,当战鹰呼啸苍穹,我的内心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与充盈。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触及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对自己身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此次阅兵,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展示的装备与力量,无疑是全球瞩目的焦点。阅兵式上,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序列井然、气势恢宏。屏幕上,解说员的声音沉稳有力,一一介绍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明星装备”,这些钢铁洪流不再是“万国牌”,而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智造”。它们是国家科技实力与工业体系的结晶,更是威慑一切来犯之敌、捍卫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的坚固盾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力量并非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让战争的悲剧永不重演,是为了让我们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加稳健与从容。这份底气,源自实力,更指向和平。
在入职山大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历史与国家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在新的时代,山大更是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使命。这种精神,与今天阅兵式所展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同频共振的。爱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对于像我这样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最大的爱国,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当看到抗战老兵方队乘车驶过,接受全国人民的最高敬意时,我感动于先辈的奉献;当看到年轻的官兵们迈着矫健的步伐,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时,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份感动与希望,最终落脚点,是我对自己工作的重新审视和定位。我的“战场”不在沙场,而在人事服务的办公室;我的“武器”不是钢枪,而是专业的政策解读、高效的办事流程和真诚的服务态度。如果说,阅兵展示的是我们国家“硬实力”的巅峰,那么我们人事工作者为之奋斗的,就是构筑国家“软实力”——人才的基石。这,就是我的“阅兵式”,是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方式。
【作者:工作人员 王昕宇 来自单位:人事部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