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观看者、东北亚学院硕士新生 韩雅婷

发布时间:2025/09/03 20:44:08   点击:  

9月3日 星期三 晴

清晨的南辰楼1614室,比往日多了几分庄重。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时,东北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已坐了不少,屏幕上播放着抗战历史影像,教室两侧的院训“文德兼修,经纬天下”与屏幕上“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字幕相对,一进门就被这份肃穆感包裹。2020年入学以来,我在山东大学已经度过了五个年头。今天,作为刚入学一周的研一新生,摸着胸前的“东北亚学院”院徽,听身旁老师的轻声嘱咐,觉得“山大人”这个身份更加具体了起来。

倒计时开启,教室瞬间安静下来。礼炮声从音响里传来时,国旗护卫队的正步声落下,国歌响起,我和同学们不自觉地挺直脊背跟着唱,歌声里藏着说不出的激动。恍惚间想起六年前本科入学山东大学时老师讲的故事:抗战时期,山大前辈们以笔为枪,深耕东亚文化研究,翻译文献、揭露暴行;威海这片土地上,也曾有先烈浴血奋战。“气有浩然”对我们而言,是先辈的气节,更是用专业讲好中国抗战故事、守护和平的责任。

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看到空中护旗梯队“人”字形队列展示的国防实力,身旁同学凑过来说:“咱们学院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不就是找和平发展的路嘛。”这话点醒了我。想起之前导师曾对我说的“东北亚的历史与未来紧连,研究要带着对和平的敬畏”,再看着屏幕里的先进装备,想着学院在东北亚历史文化、区域安全领域的成果,我明白了学术方向的意义:“学无止境”不只是学语言、历史和国际关系,更是要用专业解析历史教训,为地区和平、中外交流贡献一份山大力量。

阅兵式快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自发的掌声。许老师站起来说:“把今天的感动、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放进以后的学习研究里。”此刻的1614室安安静静,却有着无声的共识:我们因东北亚学院相聚,研究方向不同,但都想着以校训为引、以专业为器,接好先辈的精神接力棒,在东北亚研究里为祖国发声。

在随后的新生成长课中,刘院长在开学第一课与我们追溯办学宗旨的由来,从山东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初心,讲到东北亚学院在区域研究、国际交流中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深刻懂得,校训不仅是文字,更是历代山大人与学院学者“为国育才、为国献策”的责任传承,这份担当与上午阅兵式里的家国情怀遥相呼应。

随后,陈书记为研究生们送上专属寄语,话语里满是对我们“立足专业、胸怀大局”的期许,鼓励我们把东北亚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让青春在学术报国中闪光。寄语结束后,研究生团支部班级干部选举正式开始,同学们竞相演讲,满是新时代研究生的朝气与担当。

阅兵的震撼、课堂的启迪、选举的热忱,都成了刻着“山大”与“东北亚学院”的印记。晚安,山大,愿你每一夜都如这般庄重又温暖;早安,我的东北亚研究与成长之路,愿每一天都带着先辈的精神、师长的期许与同伴的热忱,坚定前行!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韩雅婷 来自单位:东北亚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