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笺故里夏日行参加者 王子涵

发布时间:2025/09/07 19:26:37     

9月7日 星期日 晴

昨天,暑气尚未完全消散,我们红笺故里的同学们怀着热忱与期待,携手花园中区居委会的居民们,共同赴了一场“叶脉拼贴中国地图”的夏日之约,在指尖的创作里留住夏天的尾巴,也让家国情怀在互动中悄然升温。

活动伊始,教学环节在居委会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展开。我们的同学化身“小老师”,先拿着提前准备好的干枯叶脉、胶水、白色硬纸板和中国地图轮廓图,耐心讲解叶脉拼贴的技巧:“大家看,这片银杏叶脉纹路清晰又有韧性,特别适合拼贴东北的广袤平原;而枫树叶脉分支细密,用来勾勒江南水乡的河流再合适不过啦。”说着,一位同学当场示范,先将叶脉轻轻抚平,在背面均匀涂抹胶水,沿着地图轮廓里“黑龙江”的线条小心粘贴,指尖轻压片刻,一条“叶脉江河”便在纸板上有了雏形。居民们听得认真,不时举手提问:“年轻人,这叶脉要是断了咋办?”“拼贴南海诸岛时,小叶脉咋固定呀?”同学们一一作答,还走到居民身边手把手指导。

随着教学推进,拼贴创作正式开始,活动室瞬间变成了热闹的“家国工坊”。我们将居民与同学两两分组,每组一张地图轮廓图,桌上摆满了收集来的银杏叶、梧桐叶、松针等不同形态的叶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叶脉上,纹路里仿佛都藏着光。创作中,同学们顺势为居民们讲述家乡的红色文化:来自山东的同学指尖落在“沂蒙”的区域,捏起一片边缘带着锯齿的梧桐叶脉:“您看这叶脉多坚韧,就像当年的沂蒙红嫂们,用小米粥、千层底支援前线,她们的故事在沂蒙山区代代相传,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

来自河南的同学则拿起一片宽大的银杏叶脉,对应着地图上“兰考”的位置说:“这片叶脉的纹路多像兰考的沙丘,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书记就在这儿带领乡亲们种泡桐、治风沙,哪怕病重也没停下脚步,现在兰考的泡桐林还在,他的精神也一直陪着我们。”

在这样的交流里,一片片普通的叶脉仿佛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们不仅是拼贴地图的材料,更成了连接各地红色故事的纽带,让祖国的山河轮廓在大家心中愈发清晰,也让那些镌刻在土地里的红色记忆,顺着叶脉的纹路,悄悄流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当最后一片叶脉粘贴完毕,一幅幅错落有致、充满自然意趣的“叶脉中国地图”在桌上铺开时,活动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居民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成就感,纷纷与同学们合影留念。这场活动,不仅让大家在动手创作中感受了手工的乐趣、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阔,更让红色文化在代际交流中得以传承。


【作者:2024级本科生 王子涵 来自单位:控制学院 责编:谢婷婷 陈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