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新生 申雯静

发布时间:2025/09/10 19:20:55     

9月10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八点,我们宿舍的四人早已穿戴整齐,全神贯注地准备着消防演练。突然,楼道中一阵报警声划破空气——今天的消防演练,就这么从宿舍里正式拉开了序幕。我们连队一百三十多名成员分散在宿舍楼不同位置,我所在的宿舍四人几乎是同时起身,按照演练的要点,迅速摸出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沿着墙壁往门口移动。

楼道里已有同学陆续出来,大家默契地保持着间距,没有拥挤,也没有喧哗。我盯着前面同学的脚后跟,一步步往下走,鼻尖萦绕着湿毛巾的水汽,耳边是杂乱却有序的脚步声。走到一楼大厅时,才发现其他宿舍的同学也已陆续集结,原本分散的个体,很快汇聚成一支小小的队伍,朝着操场的集合点走去。

抵达集合地点后,消防员们早已等候在那里。我们不同连队按顺序整队,前后对齐,目光默契地投向消防器材陈列区。副指导员先是复盘了刚才的宿舍疏散演练,指出了几个需要注意细节,包括湿毛巾的携带、集合速度的提升等。

消防演练结束后,阳光渐渐变得灼热,地面开始发烫。上午的正步训练如期而至,整个连队在教官“一二一”的口令下,脚步声整齐得像一块厚重的鼓面在敲击地面。我的手臂紧贴裤缝,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流进衣领里,后背的军训服很快被浸湿,贴在皮肤上发痒。余光可以瞥见身旁的同学,每个人都眉头紧锁,却没人伸手擦汗,只有踢出去的正步,脚尖绷得笔直,落地时重重有声。

下午的训练从三点半开始,这时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重复着摆臂、踢腿的动作,教官拿着小喇叭,偶尔在同学的腿旁轻轻一敲:“注意高度,标齐排面!”汗水滴在水泥地上,瞬间就蒸发成一个小小的印记。

傍晚收操时,一百三十多人拖着疲惫的步伐,却依旧保持着基本的整齐。回想这一天,从宿舍里的紧急疏散到操场上的器材观摩,从零散的个体到有序的集体,我深刻体会到“纪律”二字的重量——就像每一个宿舍的小单元,最终能汇聚成连队的大集体;而我们每一位山大学子,也在这样的锤炼中,逐渐融入这所百年学府之中。

137人的连队,恰如山大校园里无数个努力生长的“我们”,在个体的坚持与集体的协作中,学会责任与担当。我会带着这份从宿舍演练、操场训练中收获的坚韧,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2025级本科生 申雯静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怡雯】